全球文明倡议从文明维度明确回答了“人类需要什么样的文明理念、怎样实现交流互鉴”的历史之惑,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了文明之基。2023-08-08
面对充满挑战的国际形势,中方将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坚守人间正道、把握时代潮流,同各方携手落实好三大全球倡议、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2024-03-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这是一个拥有璀璨文明大国的历史担当,更是中国矢志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中深刻指出,中国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这既是实然的总结,也是应然的规范;不仅对于中国而言极其重要,而且具有普遍意义,是共同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方法。2024-11-13
全球文明倡议需要持续发力,不但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更要努力深化中国与各国的人文交流、文化交融。努力持续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2024-10-31
新征程中,我们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极主动地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丰沛养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2024-10-15
当今世界,文明相处之道就是文明的平等对话、交流互鉴和包容共存。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可以极大拓展不同文明之间交往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世界文明百花园的丰富、发展和繁荣。2024-08-09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学习和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人类知识的总和”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充沛养分,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作出更大贡献。2024-08-09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与会人士认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成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成为世界了解中华民族、了解中华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2024-07-12
面对合作意愿与对抗情绪复杂交织的国际传播环境,解析全球文明倡议的时代意蕴,提升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传播效能至关重要。2024-07-11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展览架起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见证着中国携手各国共赴文明之约。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中国将继续与各国一道促成更多文明交流与对话,汇聚不同智慧和经验,为人类社会团结应对共同挑战注入正能量。2024-06-21
全球文明倡议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依托,从文明维度指明了人类社会前进方向,向全世界发出深入推动文明交流对话、在包容互鉴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真挚呼吁。2024-06-20
去年3月,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向世界发出深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真挚呼吁。国际社会支持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充分表明全球文明倡议顺应时代潮流、契合时代需求,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支持和响应。2024-06-19
联大关于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的决议充分体现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14个国家参加决议核心小组,83个国家参加联署,并得到全体会员国一致支持。这充分表明全球文明倡议顺应时代潮流、契合时代需求,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正越来越多地成为国际共识。2024-06-10
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汇聚的是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给世界带来的是繁荣稳定的巨大红利,创造的是扎扎实实的民生福祉。2024-06-10
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激发精神力量。2024-05-23
中法加强人文交流,不仅有助于从彼此文化中寻求更多智慧、汲取更多营养,还将为深化全球文明交流互鉴发挥引领作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2024-05-08
文化遗产是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推动文明平等交流互学互鉴的宝贵资源。保护传承文化遗产,要以全球文明倡议为引领,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2024-04-26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阶段,应继续传承好弘扬好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文明间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互学互鉴,开创各国共同迈向现代化的美好明天。2024-04-04
我国翻译行业应当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系统加强国家翻译能力建设,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明互鉴。2024-04-02
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多年来,中国积极推动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不同文明国家人民心灵相通,让人类文明的丰富成果造福更多民众。2024-04-01
三大全球倡议聚焦发展、安全、文明百年大变局中的突出问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可行路径与坚实的发展、安全、文明支撑。2024-03-28
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中国将继续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同各方一道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2024-03-27
针对隔阂与误解、包容与互信等问题,全球文明倡议既充分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客观现实,又努力寻求各种文明间的最大公约数,以实现文明多元与文明共通的辩证统一。2024-03-25
一年来,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从理念转化为实践,全球文明交流内容更加丰富,交往形式更加多样,各主体各领域潜能得到不断激发。2024-03-15
全球文明倡议既有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的行动方案,又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充分彰显出宏阔的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文明胸襟,体现了对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建设更美好世界的深刻洞见,也展示出引领实践的磅礴伟力。2024-03-15
全球文明倡议主张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契合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规律。2024-03-15
全球文明倡议守护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美好未来。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2024-03-15
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一年来,中国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新局面,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激发精神力量。2024-03-15
全球文明倡议以深邃思想洞穿文明在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力量,深刻揭示了各国文明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价值以及文明互鉴对人类进步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2024-03-14
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辉典范,回应了关于如何实现人类文明永续发展、共生共荣的深沉历史之问,为构建开放包容的人类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2024-03-13
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以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促进各国人民手相牵、心相连。2024-03-06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才能在包容“不同”中寻求“共同”,在尊重“差异”中谋求“大同”。2024-02-22
亚洲民众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共同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共同弘扬亚洲价值观,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才能筑牢各国和合共生、合作共赢的基础,才能让亚洲地区更加深入融入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潮流。2024-02-02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化解人类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依靠物质的手段攻坚克难,也需要依靠精神的力量诚意正心。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2024-02-01
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和标志。全球文明倡议着眼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消除因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冲突、丰富人类人权文明注入强劲动力。2024-01-25
中国以一种返本开新和旧邦新命的方式,在深厚的文明土壤中开拓出一条独特的现代化道路,用实际行动证明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世界并非以某些国家或文明为中心,历史没有终结也永远不会终结,人类文明理应也必将在全世界人民携手努力中不断开创新形态。 2024-01-17
中国携手各方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正能量。2024-01-17
针对人类文明多元多样的客观现实,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既弘扬促进人类发展进步的共同价值,也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在价值实现路径上的特殊性差异性,超越了所谓“普世价值”的狭隘历史局限。2024-01-11
全球文明倡议具有高度建设性和可操作性,尽管提出不到10个月,但已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世界上多个国家的支持。多国政府、学术等各界人士积极评价这一倡议,认为其将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为人类美好未来作出重要贡献。2024-01-02
全球文明倡议意蕴深刻、内涵丰富、体系完整,是对当今各国推动文明发展进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潮流的真挚响应,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2023-12-31
中国推动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积极体现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必将有力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2023-12-23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推进,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2023-12-18
首届“良渚论坛”的成功举办,特别是习近平主席为论坛致贺信,对进一步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特别是增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文明对话、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2023-12-14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涵。国际社会应利用好网络技术发展重要契机,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指引,坚持守正创新、多措并举,加强网络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2023-12-12
从“一带一路”倡议和“三大全球倡议”的领域聚焦看,“一带一路”倡议聚焦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经济增长,是“大而优”的市场工程;全球文明倡议倡导文明交流,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减少误解和误判,是“通而合”的沟通工程。2023-11-23
全球文明倡议强调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人文交流合作。金砖国家要积极参与倡议合作,促进不同文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打破交流壁垒,赓续人类文明的薪火。2023-11-14
要以推进全球文明倡议在共建国家落地生根为契机,开展丰富多样的人文交流,进一步凝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共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强大动力。2023-11-05
全球文明倡议强调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向全世界发出增进文明交流对话、在包容互鉴中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真挚呼吁。2023-11-0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论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展现出大党大国领袖的世界情怀和责任担当,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2023-10-10
安全是发展、文明的前提,发展是安全与文明的条件,文明是发展与安全的沟通渠道,全球安全倡议为全球发展倡议的推行保驾护航,全球发展倡议的落实有利于全球安全倡议的可持续性实施,而全球文明倡议则是推动高质量全球发展和实现高水平全球安全的根基和土壤,三者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在应对全球事务上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战略。2023-10-09
当前,一些国家固守“西方中心”和文化霸权,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冲突升温,全球思想文化领域斗争加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遭遇严峻挑战。推动全球文明倡议落地践行,必将有效丰富和拓展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促进不同国家民心相知相亲相通。2023-09-12
此前,习近平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其中就包括“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南非期间,习近平向各国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主要特征。他说,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都能从本国国情出发,在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探索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2023-08-25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时首次向世界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深刻回答了在各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不同文明的包容共存和交流互鉴这一重大时代命题,进一步丰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实践路径,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为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国际公共产品。2023-08-22
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对文明交流互鉴的普遍诉求,引领文明包容共存的前进方向。全球文明倡议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主张以宽广胸襟实现不同文明对话,以团结化解分裂、以合作回应对抗、以包容代替排他,必将为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2023-08-14
在中华文明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和平性是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必然要求。2023-08-14
成都大运会的成功举办充分证明,人类社会能够以平等、包容、友爱的视角看待和而不同,用欣赏、互学、互鉴的态度对待多种文化。面向未来,中国将始终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人类文明持续发展进步。2023-08-12
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2023-08-02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2023-07-14
交流互鉴是推动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动力,中华文明也正是在与外部文明的对话交流中,通过不断汲取外部有益的文明成果获得了成长壮大的发展动能。2023-06-30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在不同国家和民族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彰显了中国力量。2023-06-23
全球文明倡议彰显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顺应各国人民加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共同挑战的愿望,为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注入信心和动力。2023-06-21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2023-06-20
全球文明倡议理性驳斥“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别有用心的西方中心主义意识形态论调,着眼于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开放融通、交流互鉴并由此共建人类文明绚丽多彩的百花园,是破除思想壁垒、凝聚价值共识、共筑美好未来的“奋进号”。2023-06-06
人类文明因包容而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因开放而有交流互鉴的可能。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带来深远影响,将有力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2023-05-15
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新时代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推进人类现代化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2023-04-26
我们要扎实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文化遗产,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力量,努力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推动人类文明持续进步。2023-04-25
我们将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落实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让人类文明之花更绚丽绽放,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更光明可期。2023-04-01
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等国际场合深刻阐释新时代中国的文明观到亲自倡议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习近平主席一次次向世界阐述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不断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2023-03-25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2023-03-25
中国式现代化以自身独有的文明特质展现于世界,以全新视角扩展了人们对文明形态的认知,正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贡献出更多智慧,鼓舞着更多的国家和民族在人类文明百花园中增添色彩。2023-03-24
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提供了中国方案。2023-03-24
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共同倡导”对全球文明倡议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方案。202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