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往期回顾 > 正文

大变局 | 特朗普回归,中国将更加从容应对

发布时间:2025-01-06 |  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 |  责任编辑:戚易斌
2025-01-06   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即将开启第二个任期。特朗普上任后,美国内外政策会有哪些调整?将如何影响中美关系?特朗普若对华极限施压,中国反制“工具箱”里的“工具”是否够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做客本期《大变局》节目,回应了一系列中美关系热点问题。主要内容节选如下:

《大变局》:现在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重返白宫会开启一个新的不确定的时代。在众多不确定性当中,您认为中美关系发展的大趋势是否存在一些确定性?

刘卫东:我觉得肯定会有。相对悲观的就是美国不管是哪一个政党的候选人上台,他们对华施压,坚持极限施压的做法,是不会改变的。因为对中国强硬已经成为美国国内的“政治正确”。

但是从乐观的角度来说,即使特朗普发出了很多对华强硬的言论,但是中美两个国家还必须要共处在这一个世界上、一个地球上,这一点是不会变化的。再一个,美国会继续坚持它的对华“脱钩”政策。这个政策我觉得它也不可能完全实现,这点我们也是可以确定的。再者就是从社会交流的角度来说,两国继续进行民间交流,继续维持大众之间的对话,从这个方向来说,也是不会完全终止的,因为双方都有这样的需求。

《大变局》:有一部分人认为,特朗普上台后,对内他会把美国搞乱,对外会把美国的盟友关系搞差,这样的话,对于中方来说就是一种战略机遇。您同意这样的看法吗?

刘卫东:我部分同意,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机会,但不会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因为特朗普的执政重心肯定是放在国内。从他竞选中的言论以及共和党的党纲来说,他都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国内问题上。但是因为国内问题推进非常艰难,很多问题需要两党配合才能推进,所以他为了尽快取得所谓的执政初期的“开门红”,他有可能在某些特别重大的外交议题上,极力去推进。虽然中国不在他的外交议事日程上排第一,我觉得第一名肯定是乌克兰危机,还有巴以冲突,但中国也是排在前面的,所以即使他受到很多国内难题的制约,也并不会阻碍他继续在中国问题上对中国施压,这是第一。

第二,从盟友的角度来说,美国的盟友确实对特朗普忧心忡忡。它们在美国大选期间,其实多数国家都希望哈里斯能够赢得大选,因为这样的话美国的政策就是可预期的、连续性强,而特朗普给人的印象就是他的一切都是不可预期的。现在特朗普已经获胜了,所以美国的盟友肯定会有更多的思考,“在没有美国愿意维持整个世界秩序的这样一个世界,我怎么样去在里边维护我自己的安全?”

但是我们同样需要看到的是,美国的盟友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国的盟友,并不单纯是因为它们的利益关系,它们同时也有价值观的趋同,它们还有民间的交往,甚至于从国家起源的方面都有很多根深蒂固的联系。所以,我觉得即使美国的盟友对于特朗普的一些做法不满,但是它们也不可能舍弃特朗普,站在中国一边。所以我们唯一能够抓住的机会就是,如果特朗普上台能够促使美国的盟友更加独立,开始更多从自身利益考虑,而不是单纯去配合美国的利益,对我们来说就已经是一个机会了。

我觉得有些国家是值得我们去进一步争取的。如果民主党候选人上台,这种机会对我们来说更少,但是如果特朗普上台,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但是我们不要过高地奢望这种机会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利益。

《大变局》:特朗普在胜选讲话中说,“我不会发动战争,我要结束战争”。有一些人认为,特朗普想结束俄乌冲突,结束巴以冲突,是为了集中精力遏制中国的崛起,您同意这样的观点吗?或者感到担忧吗?

刘卫东:我部分同意。美国是不是有从欧洲、从中东转移,转向亚太的考虑?这个肯定是有,不仅特朗普有,其实美国国内的精英都有这种考虑,因为他们始终认为中国是美国最主要的挑战者。“如果继续允许它存在下去的话,再过多少年,中国很快就超过美国了,那个时候美国就没有能力去影响中国的发展道路了,所以现在我无论如何都必须立即,时不我待,我要动起手来。”其实这就是他的真实想法。所以转向中国是大势所趋。那么怎么才能转向?必须要排除掉一些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这一点我觉得是他的总体战略规划。

至于是不是担忧,我觉得也没有必要过分地去担忧。特朗普第一任内就开始转向亚太了,就是把“亚太”改成所谓“印太”,其实就是特朗普开始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他几乎是在原地停留,没有办法往前推动,其实他就希望把印度这个因素给引入其中,他认为中印之间是有矛盾的,而这种矛盾可以被美国所利用。所以从特朗普到拜登,他们都试图把印度拉入他们新近组建的同盟体系当中。

但是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印度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他们在一系列国际议题上都在坚持自己的、别人不一定能够理解的一些主张和做法,包括在乌克兰冲突当中,他们在道义上支持乌克兰,在经济上跟俄罗斯做生意,但是他们反对俄罗斯的做法。在跟美国的关系方面,其实莫迪跟美国总统之间的个人关系看着也不错,但是他坚决不跟着美国亦步亦趋地走。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过分地担心,因为这些国家都会更多从自身的国家利益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它们会反复权衡“我跟着美国走,对我究竟有没有、有多大的利益?”

但是现在美国在逼着它们选边站。有些国家确实在进一步向美国倾斜,比如日韩,它们立场的变化非常明显,但是像东南亚的国家,“哪怕你逼着我选边站,我还是不选边站”。所以我不是特别担心如果他把主要精力都转到我们周边来,会对我们形成多大的压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世界不可能永远和平下去。美国除了应对中国以外,因为它是一个全球性的霸权国家,任何地方出事都会涉及到它的利益,而这种意外情况的发生是它阻挡不了的。假如欧洲乌克兰危机停止了,中东的冲突也停止了,那么肯定还会有其他一些地区危机再次出现。一旦出现以后,美国会不得不被这些突发事件给吸引过去,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来应对中国。所以对他们的这种所谓的转向,就是尽快结束其他战争、全面转向中国的这种战略规划,我觉得没有必要过分地去担心。

《大变局》:特朗普自己认为他跟俄罗斯领导人的关系比较好,如果他上台以后美俄关系大幅改善,对中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刘卫东:我们国内会有人关注,甚至是担心这样的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过分地担心。从美俄角度来看,其实俄罗斯国内有强烈的反美情绪,而美国国内也有强烈的反俄情绪,这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上台,两国关系就出现大幅的转变。

从美国国内来说,其实对于俄罗斯的这种警惕性是根深蒂固的,整个美国精英阶层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扩张型的国家,在很多方面跟美国的利益是相冲突的。所以美国国内阻止特朗普进一步拉近美俄关系的这种力量非常强大。这种强大不仅是在政府内部,同时也在国会内部,在整个美国的精英阶层其实都有这样的力量。所以我们从特朗普第一任内可以看到,尽管特朗普和普京在见面的时候非常友好,那也仅仅体现在个人关系方面,美俄关系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那么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他们尽管希望改善跟美国的关系,希望美国把关注的重心全聚焦在中国身上,这样的话它自己就会减少很多压力,但是美国不会完全放松对于俄罗斯的警惕。在中美之间究竟应该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我觉得俄罗斯应该是很清楚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过度地去担心,不要过度地被一些个人言论所误导,因为个人言论不能代表整个国家的政策。

《大变局》: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不断开放免签政策,而且对一些国家实施的是单方面的免签,这就是说,中国公民如果到这些国家去的话,依然是需要签证的。您觉得中国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放弃外交上的“对等原则”,对这些国家实施单方面的免签政策?

刘卫东:可能会有这么几方面的考虑。第一个,当前的国际局势,就是反全球化的倾向汹涌澎湃,我们是要继续坚持自由贸易体系,要继续坚持推动国际间的人文交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单方面提供免签,可以非常典型地展现出中国对外界的诚意。

第二个考虑,我们现在希望民间关系能够发挥积极作用。那么怎样去改善民间关系?我觉得免签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会吸引更多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们来进一步了解中国,对外传递更加客观的关于中国印象的信息,我觉得对于改善我们的软实力也是很有好处的。

第三,我觉得中国实行单方面免签,实际上也给那些依然要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依然要阻隔人际交往的国家,给它们有一种反向的施压,因为我们已经这么做了,其他国家就会拿我们跟它们去比,它们就会说,中国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做得反倒不如中国,其实对改善我们的国际形象非常有好处。

《大变局》:您觉得美国新一届政府将如何在经济领域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的打压?中国的反制措施“工具箱”里面的“工具”多吗?它的威力足够大吗?

刘卫东:从目前特朗普作出的表态来看,其实跟八年前他第一次就任总统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区别,美国的“工具箱”里还是那几个“工具”。

第一个就是关税、增税,包括要把中国最惠国待遇取消,其实它最终影响的还是中国输美商品的税率问题,这是他的第一个手段。第二个手段就是供应链调整,他要把中国跟美国之间的供应链能切断的尽量切断。第三个就是双边投资,它要全面压缩,不能说完全禁止,但是他会有条件地,只要满足他的条件,就不准再继续保持这种双边投资,包括中国对美投资,包括美国对华投资,他都要大幅度削减。他这些做法可以称为是一个“特朗普1.0”的放大版,会比第一任内更加极端,规模更大,涉及范围更广,带来的影响肯定会比过去要更大,这点是确定的。

关于我们的“工具箱”,我们“工具箱”里是有一些“工具”的。在特朗普竞选期间,他提出要对所有中国输美产品加征60%关税以后,据我所知,我们国内研究部门进行了一些沙盘演练,大家要去作一些评估,究竟会给中国带来多大的影响,然后中国有什么手段来应对它。我得到的信息是,大家觉得还是可以应对的,但是影响肯定会很大,而且这种影响其实是双向的影响,不仅是对华,对美同样也有影响。

我们的“工具箱”里有一些“工具”已经开始采用了,比如我们要扩大内循环,我们要加大跟“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如果美国不跟我们做生意了,我们去跟其他发达国家争取更多的合作空间,这些我们都在做。我觉得我们通过尽可能地扩大我们“工具箱”中的“工具”,更好地去进行一些政策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施压给中国带来的伤害,但是不能够完全避免这种伤害。

《大变局》:我们知道中国其实已经跟特朗普交手了四年,有一些相处或者说斗争的经验,您觉得接下来这四年,中国会不会表现得更加从容一些?

刘卫东:我觉得肯定是会更加从容一些。特朗普第一任上台的时候,外界喜欢评价他的一个头衔,说他是一个“政治素人”。那么这次完全不一样了,他在白宫待过四年,而且离开白宫以后他也没有离开政坛,他一直试图去影响美国的政策,所以他经验已经非常丰富了,这次任命的官员都是他亲自挑选的。

我们跟他打交道,其实也在不断琢磨他、观察他,看他的一些风格以及他团队的风格。我觉得从目前来看,我们的自信心肯定要比第一任更强更大。尽管特朗普特别喜欢把不确定性视为他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实际上我们通过去考察他的一些表态来看,在很多事情上他是有底线的,有些底线他自己也不会逾越,这一点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也掌握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在特朗普的第二任内,中国跟他去打交道会更加从容。

《大变局》:面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有一些国家,比如美国的邻国墨西哥、加拿大有可能就服软了,但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我们势必要作出必要的反应,来维护自己正当合法的权益,但这样的话,美方肯定会采取进一步的报复措施,双方就会陷入一种反制、反反制的困境之中。如果中方不反制的话,美方肯定会得寸进尺,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更高的要价,甚至步步进逼。在这样两种情况下,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选择?比如贸易战,我们是打还是不打?是打打谈谈还是谈谈打打。您怎么看?

刘卫东:当前在中美相处的过程当中,是美方一直在发动进攻,我们只是在防守。您刚才谈到“打”和“谈”,我觉得,打必须要打,因为我们要维护自己的核心的国家利益。谈我们也必须要谈,因为中美的差距依然非常显著。打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谈,而谈的目的是为了和。当前和平发展依然是世界的主流,每一个国家都有对于和平和发展的诉求。所以我觉得正确的做法肯定是打打谈谈,只不过我们要有更多的智慧。

比如,我们现在一直在提的就是要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敢于斗争其实就是“打”,而善于斗争其实说的就是“谈”,我觉得应该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善于斗争方面。中国共产党在成长过程当中,其实也是一个很弱小的力量,它要面对非常强大的敌人,而在那种背景下,它是怎么样通过艰苦奋斗一步一步地战胜了对手的?我觉得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只有坚持打打谈谈,而不是只打或者只谈,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我们的国家利益。

《大变局》:有个别的学者认为,中国不“报复”才是经济上最优的选择。您同意这种观点吗?

刘卫东:他们之所以作这种判断,我觉得可能是从纯经济学的角度去考虑的。他们认为,对于中国来说最好的发展就是保持市场的开放性,因为他们认为,是美国首先要打的,它希望把你拉入它挖好的一个“陷阱”,你进去以后就会进入它的圈套,然后一切的规则,一切的动作都是他们来主导了。

但是我觉得,我们考虑问题,不能仅仅从一个方面去考虑。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美国的压力之下,只是选择回避,或者说,只是顺从美国的这种施压,在政治上肯定是要失分的。同时对于国内,我觉得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我觉得更好的做法,就是一个方面,对外要展示出我们不愿意打,一切都是美国在主动向中国施压,而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被动的回应,而且我们这种回应随时可以终止,只要对方愿意停止对中国的施压,我们随时会停止,我们只是在保护自己。我觉得要对外发出这样一个信号,首先在政治上要有这样的信号。然后在经济上有一些处理的技巧,我觉得经济方面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商量,但是不能只考虑经济因素的影响。

其实所有的施压和“报复”都是一种双输。我们跟美国相比,我们的优势不是我们的打击力强,而是我们的忍耐力强。但是总体来说,究竟谁亏得多,各有各的评估。其实特朗普的特点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认了”,他现在已经进入这种状态,就是说,“我通过完全只‘杀’你、不损我,已经做不到了,而且如果我现在不对你施压的话,以后我连施压的机会都没有了,所以我现在即使受损,我也认了。”

《大变局》:我们观察到2018年以来,尤其是美国共和党推动的“反共仇华”的思潮越来越厉害,一些美国政客宣扬“新冷战”,把中国共产党当作他们的对手。美国对华的氛围会越来越糟糕,越来越毒化,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情况?

刘卫东: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我们首先要对现实有一个清醒的认知,不要再有什么幻想,因为中美关系已经走到了当前这一步。当年基辛格有一句话就是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过去了。现在国内和国际上都认同这一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不要过分地去自卑,不要过分地去担心,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我们的对手。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为止,特朗普尽管他来势汹汹,但是他使出来的这些招数其实都是他以前使过的,由此也证明,他已经接近于那种没有更多“工具”可使的阶段了。同时,现在的中国也不是八年前的中国,现在的美国也不是八年前的美国,其实中美之间的差距变得更小,而且我们在应对美方施压方面有更多经验,也有更多准备。

第二,我觉得在战术上一定要重视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当前美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且它有很多优势是单边的、我们不具备的,比如它有强大的同盟体系、广泛的海外基地、非常有效的远洋运输、投送军力的能力,它的价值观输出也是它的一张“王牌”,在金融领域美元依然是世界上的霸权工具之一,这些方面我觉得短期内都不会改变。

所以一旦美国政府决定了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对华施压,我们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我们未来的一段日子不会特别的轻松,要做好过艰苦日子的准备。要实事求是地去评估自己的实际处境,不能过分乐观,也不能过分悲观。怎么样去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知己知彼,这方面非常重要。

第三,就是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关于“新冷战”,美国的极端势力把中美关系往“新冷战”那个方向去推。现在他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已经不断在往那边走了,试图实现供应链的全面“脱钩”、社会交往的全面终止,包括特别强调意识形态、国家的身份政治,其实这些都是美方在刻意往那个方向走的一些很明显的证据。

我觉得我们一定不要进入它设定的这样一个圈套。美国为什么要推“新冷战”?因为它对于旧冷战非常熟悉,它知道怎么样打冷战能够打赢对手,而我们是没有打过旧冷战的。所以一旦我们中了它的圈套,陷入了“新冷战”当中,几乎就没有反击的能力了。

那么怎么才能不中圈套?我觉得要坚决避免意识形态化。外交方面要求真务实,要做好自己的管理。同时,要避免四面树敌,一定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们的领导人也不断强调,中国要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我觉得这个要切实往前推动,我们现在的这种免签的政策,就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

现在真正该做的就是,我想用一个词,就叫“政策创新”。既然目前已经进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那么我们很多做法就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以往的很多做法不能再继续坚持了,都得从应对当前的严峻挑战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去进一步反思,进一步调整,进一步地为了适应现实,更好地去改善自我。

未来中美的竞争其实不是外交的竞争,也不是军力的竞争,更多是国内治理的竞争,谁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谁就有能力去应对国际上的挑战。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在做了,我们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在改革开放方面提出了很多的政策设想,我觉得我们的政府在这个方面也非常冷静,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今后的重心还是要好好完善国内治理。更重要的一点,就是避免犯错误。两个国家谁能够更少犯错误,谁就会更好自我发展,谁就会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所以我觉得,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不要被当前特朗普这种气势汹汹,甚至有人说他是一种泰山压顶式的施压方式,乱了方寸。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他,同时我们也要好好考虑,要有足够的智慧来应对他。我觉得我们有条件比特朗普第一任内更好地来应对当前的局势,我们要保持信心。

出品人:高岸明

总监制:王晓辉

制片人:李小华

监制:张丽颖

编辑:张若梦、张鹤龄、焦元、吕依依、夏芳婷

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出品

chinadiplomacy.org.cn

【责任编辑:戚易斌】

分享到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