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复旦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主任
2015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指明了方向。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其核心要义,就是在尊重主权平等基础上,统筹发展与安全,以务实合作方式,携手应对网络空间的共同挑战,共建共享共治,探索能够造福世界各国,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公平普惠包容发展模式,将网络空间打造成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数字家园。
十年过去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取得了长足进展。在2025年第十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人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提出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共同安全为基石、以人文交流为纽带、以协同治理为依托,推动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字未来,以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未来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
中国理念注重合作共赢
当今世界,各方日趋清楚地看到并理解了传统互联网治理模式存在的缺陷,即由于历史累积以及指导原则等原因,导致在实践中存在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参与度和话语权不足的问题,以及全球治理机制代表性失衡和规则制定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变革,则信息技术革命及其成果,将成为个别或者少数国家的禁脔。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倡导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主张以联合国为主渠道,由各国平等参与来完善全球互联网治理规则。正如有西方学者评价的那样,相比美国等奉行霸权主义的做法,中国提出的理念更加注重合作共享,强调通过共赢的全球生态来实现和平与发展。
在实践中,各方普遍承认,中国的互联网治理理念突出多边合作、共同发展和安全治理优先,这与西方自由主义导向、由少数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主导的旧模式形成了明显区别。中国理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了平等参与和利益兼顾的空间,体现出更强的包容性和公正性。
中国积极将理念化作实践
中国不仅提出了互联网治理的新理念,也通过多边外交和国际平台积极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首先,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在网络空间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中国多次在联大会议和联合国网络治理相关进程中倡议各国共同完善规则,参与制定各方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中方积极参与联合国“全球数字契约”的磋商制定,以及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等活动,为凝聚各国共识贡献力量。通过在联合国平台的积极推进,中国坚持强调各国应在联合国框架下讨论制定全球可互操作性的数字规则,防止规则分裂和碎片化。
其次,中国做大做强了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这一国际化的平台。自2014年以来,中国已连续举办十二届乌镇峰会,并于2022年推动将其升级为拥有常设机构的国际组织。乌镇峰会成为全球网络空间交流对话的重要平台,每年发布《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等研究成果,为全球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提供智力支撑。今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体现了全球各方在江南千年水乡共商网络治理的最新成果。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平台化、常态化运行,使全球互联网治理有了一个包容各方的新机制。
第三,中国通过多边及区域合作机制,推动数字领域议程融入全球治理改革的实践行动之中。中国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倡导并促成《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的制定,推动主要经济体加强数字经济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中方同合作伙伴共同发起了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促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机制中,中国亦积极倡导缩小数字鸿沟、加强网络安全合作和数字治理经验交流,将中国主张融入这些机制的声明和行动计划。
第四,中国提供了大量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中国主导或参与制定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为全球规则供给注入了新内容。中国通过参与全球光缆海缆建设,推广北斗数字服务,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高速信息通道;与8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个计算机应急响应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打击网络犯罪、应对安全威胁,实实在在弥补全球治理赤字,彰显了中国作为网络强国的责任担当。中方牵头主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并就人工智能治理同美欧等开展高层对话。
同时,中国主动搭建专项合作与对话平台,推动务实合作: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数字技术合作论坛、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等区域性对话,面向不同地区分享中国经验。
这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不但在传统互联网治理议题上发声,也在数据安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引领规则制定。
通过上述多层次、多渠道的参与和引领,中国将自身理念融入国际议程,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进。这种理念与实践并举的做法,使得中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变革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中国理念超越政治分歧
当前,全球互联网治理面临碎片化和失衡化的突出挑战。一方面,地缘政治博弈导致网络空间出现“两个市场、两套标准、两条供应链”的割裂风险,全球数字治理规则碎片化倾向明显。个别国家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采取单边制裁和技术封锁,人为割裂全球互联网,威胁全球网络空间的开放互通。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数字发展和治理上的鸿沟扩大,全球数字治理存在公平赤字:发展中国家获取数字技术和参与规则制定的机会不足,国际治理体系长期被少数发达国家主导,利益分配失衡。这些碎片化、失衡化问题削弱了全球互联网治理应对共同挑战的能力。
作为负责任的网络大国,中国提出的全球网络治理新范式正是对上述困境的积极回应。中国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主张各国命运与共、协同合作,超越零和博弈思维,以合作共赢取代阵营对立,从根本上避免网络空间阵营分裂的风险。中国强调坚持多边主义和广泛参与,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搞集团对抗,主张通过各国共同讨论制定全球互通的数字治理规则,防止规则体系碎片化。
在中国理念指引下,国际社会在数字治理领域的共识不断扩大。联合国层面多次提及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越来越多国家认同中国主张的核心要素,将其融入各自政策议程。中国理念成为事实上引领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旗帜,展示出强大的思想感召力和生命力。
中国将继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望未来,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网络空间既充满新机遇也伴生新挑战。面对数字时代的不确定性,中国将继续扮演积极推动者和贡献者的角色。在理念层面,中国将坚持以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不断丰富全球数字治理的“中国智慧”。在实践层面,中国将加强同各方合作,携手推进网络空间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发展目标,着力促进数字机遇共享,完善全球治理,支持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更深度参与治理体系改革,强化国际机制协同,共同引导网络空间秩序朝公平正义方向迈进,为构建一个更加和平、安全、繁荣、开放的网络空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审核:李小华、戚易斌、卫芸辉)

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