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3832 8013839
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
首页 > 外交研究 >

以开放之道汇聚亚太发展合力

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 责任编辑:卫芸辉 发布时间:2025-11-05
以开放之道汇聚亚太发展合力

钟点,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越是风高浪急,越要同舟共济;越是风云变幻,越要携手前行。站在新的十字路口,亚太合作如何为地区与世界的经济发展繁荣注入确定性?答案仍在“开放”。近日,习近平主席在韩国庆州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为亚太合作把准方向、擘画路径,充分彰显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汇聚发展合力的鲜明立场与责任担当。

凝聚开放合作共识,提振繁荣发展信心。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各国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开放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能让各国要素禀赋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使得长板更长、短板补齐,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改革和经济制度变迁。“开放是亚太合作的生命线”,三十多年来,亚太地区区域一体化稳步推进,关税壁垒逐步降低,以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火车头。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显示,亚太地区仍将是全球增长的主要引擎,今明两年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约为60%,具有很强的经济韧性。

当前,经济全球化阻力加大,地缘冲突持续加剧,供应链碎片化与“脱钩断链”风险上升,亚太地区的开放合作正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一些国家出于地缘政治竞争需要重塑产供链布局,区域合作被裹挟进阵营对抗,区域经济合作公共产品被政治化、工具化,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信任与合作基础受到冲击。面对这一系列复杂局势,各国对经济全球化与经贸合作产生疑虑——是坚持开放合作,还是退回封闭对立?在此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普惠包容的开放型亚太经济”,强调“勇于‘拆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迷雾重重的全球经济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为亚太合作重回开放共赢正轨指明方向,鼓舞各方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维护开放型经济的信心。

推进区域一体化,营造良好区域合作环境。亚太经合组织致力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亚太经合组织布特拉加亚愿景明确提出,到2040年建成一个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此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高屋建瓴提出“五个共同”,即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营造开放型区域经济环境,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共同推进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共同促进普惠包容发展。这一系列建议主张,顺应时代大势、回应现实关切,为亚太开放合作描绘清晰方向,为推进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凝聚广泛共识。

长期以来,中国为推进亚太区域一体化作出积极贡献,为亚太地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中国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国际经贸规则与时俱进,更好保障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积极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主动对接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为代表的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建立全球最大的自贸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与东盟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为区域经济深度融合树立新的里程碑;深化贸易投资、创新发展、绿色转型等领域务实合作,以实际行动维护亚太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未来,中国将继续以开放合作精神推动区域一体化,促进亚太和世界经济增长。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共享发展红利。中国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通过开放合作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亚太各国人民,促进亚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与亚太经济体的经贸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不仅是其他20个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主要贸易伙伴,还是其中13个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对包括新加坡、泰国、美国等20个亚太经合组织伙伴的投资占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85%,为亚太伙伴经济持续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中国始终坚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区域发展“大动脉”,与亚太地区国家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例如,中老铁路开通以来,在交通、商贸、旅游等行业间接为老挝创造了11万人次就业机会;钱凯港一期工程每年将为秘鲁带来约45亿美元出口收入,创造超过8000个直接就业岗位,预计到2025年底,对秘鲁经济的贡献将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0.9%,为亚太地区人民带来实实在在好处。中国给予多个亚太国家更大力度的单方面免签入境待遇,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全面互免签证,韩国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临时性入境免签政策,畅通科创、商务与旅游往来,同亚太国家民众越走越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包容、更可持续,更好惠及地区全体人民”,中国将持续把开放合作转化为亚太增长动能,把开放红利转化为可感可及的民生福祉。

展望未来,开放合作依然是亚太国家的普遍要求,中国将继续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坚持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谱写开放繁荣的亚太发展新篇章。

(审核:李小华、戚易斌、卫芸辉)

【责任编辑: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