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冠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
10月30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就当前中美关系特别是经贸、能源、人文交流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两国元首的会晤持续了约1小时40分钟。这是两人自2019年日本大阪会晤以来的首次见面,也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中美元首首次会晤,对中美关系和全球局势都具有重大意义。
实现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此次亚太之行的“最大收获”。对于会晤顺利举行并达成多项成果,特朗普的高兴显而易见。他在会晤中表示“很荣幸同习近平主席会面”,称赞“中国是伟大国家”“习主席是受人尊敬的伟大领导人”。在会晤结束后,特朗普与习近平主席话别并送习近平主席上车。特朗普在返美飞机上,仍在盛赞“这是一次令人惊叹的会晤”“如果10分是最高分,那这次会晤我给12分”。
特朗普的高兴不难理解。由于美国的错误做法,近期中美关系频繁波动,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一度升级,并接连波及大豆、稀土、芬太尼等一系列问题,美国国内对特朗普政府的忧虑和不满增多。会晤中,两国元首同意加强双方在经贸、能源等领域合作,促进人文交流。这些共识和初步解决方案,能被特朗普团队当作给选民的一个交代,在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之前部分缓解共和党的“燃眉之急”。《华盛顿邮报》评论称,特朗普本周与中国达成的“贸易停火”对美国农民和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
会晤对处于激流中的中美关系也起到了重要的“稳定锚”作用。10月30日下午,中国商务部宣布近期中美磋商达成的成果共识,包括美方取消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10%所谓“芬太尼关税”,美方暂停实施其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调查措施一年等,中方也将相应暂停实施针对美方的反制措施一年。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一场双赢,缓解了人们对“世界前两大国家继续滑向对抗深渊”的担忧。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前贸易副代表温蒂·卡特勒评价说,会晤成果的核心在于“缓和紧张局势”,中美关系“在很多方面已回到特朗普刚就任总统时的状态”。
心向稳定的国际社会也对会晤给予高度评价。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评论称,“这种缓和将为各方带来安慰”。非洲新闻通讯社网站认为,中美领导人“同意平息已经扰乱全球市场的贸易战”。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学者观点称,会晤成果将为全球市场“增添更多稳定性”。
全球对中美关系波动的担忧,与中美元首外交带来的乐观预期对比如此鲜明,进一步印证了“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正确性。
中美两国国情不同,确实会有一些分歧和摩擦。但中美近50年建交史和各自发展史告诉我们,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美合作的需要远大于分歧,中美合作的必要性远大于对抗。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的发展振兴同特朗普总统要实现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是并行不悖的,中美两国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动荡加剧,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和平稳定、期待中美和平共处。作为世界两大市场和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两国对全球的和平稳定、繁荣发展负有特殊责任。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中美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也应该良性互动。当今世界还有很多难题,中国和美国可以共同展现大国担当,携手多办一些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实事、好事。
近年的中美交往表明,元首外交的把舵定向和战略引领对中美关系行稳致远至关重要。特朗普再次上任后,中美元首已进行三次通话和一次会面,均在中美关系关键时刻发挥了管控危机、凝聚共识、推进合作的关键作用。习近平主席对特朗普说,面对风浪和挑战,我和特朗普总统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这些话向美国和世界发出了宝贵的稳定信号、指明了行动方向: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特朗普近日宣布,“计划于2026年年初访问中国”。2026年对中美都是重要一年。中国将迈入“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式现代化也将实现关键一跃。美国将迎来国会中期选举和建国250周年。希望美方在2026年以及较长一段时期,都能够拿出切实举措,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同中方一道,共同推动中美关系这艘超级巨轮破浪前行。

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