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3832 8013839
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
首页 > 外交研究 >

中国对非洲建交国零关税待遇为多边贸易体系注入正能量

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 责任编辑:卫芸辉 发布时间:2025-10-30
中国对非洲建交国零关税待遇为多边贸易体系注入正能量

李晓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今年6月,习近平主席向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致贺信,宣布中国愿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举措,同时为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对华出口提供更多便利。这一政策被写入《中非维护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长沙宣言》,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扩大对非洲单边开放,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主动举措,必将为中非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增添新动力,为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注入正能量。

全面落实对53个非洲建交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是对中国既有对非税收优惠政策的延续与升级。早在2003年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就提出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产品实施零关税政策,并从2005年开始对25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194个税目商品实施零关税待遇。此后随着中非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中国从税目种类和数量、国家范围及配套便利化措施等方面,持续提升对非洲税收优惠力度和单边开放水平。受惠税目由最初主要覆盖部分农产品和初级工业品,向机电、纺织、轻工等多种品类拓展,税目数量由最初的194个增加到2006年的440个以上,随后逐步覆盖受惠国税目的97%、98%,最终于2024年12月实现对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税目全覆盖。受惠国范围从最初面向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向非洲所有建交国扩展,数量从最初的25国增至2024年底的33国。随着当前中国承诺对非洲53个国家落实零关税政策,南非、摩洛哥、肯尼亚等20个国家将入列受惠范围,由此将实现中国零关税政策对非洲建交国的全覆盖。此外,在持续降低关税门槛的同时,中国还通过检验检疫互认、海关通关便利化、建立非洲产品输华“绿色通道”及举办中非经贸博览会等配套举措,扩大非洲产品对华准入,促进非洲优质产品对华出口,以制度型开放保障零关税政策落地见效。

作为当前中国最大力度单边优惠举措,中国对非洲零关税待遇超越了以往任何区域安排,将直接促进中非经贸合作、提升中非战略互信水平、夯实中非长远友好社会根基。在经贸层面,中国全面落实对非洲零关税政策,将大幅降低非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关税壁垒,由此减少非洲产品输华成本,助力非洲国家扩大对华出口规模,释放非洲对华贸易潜力,增强中非经贸合作动能,推动中非合作向更深层次产业合作发展。在政治层面,零关税政策是中国基于国际形势和非洲现实需求推出的重大单边让利举措,进一步显示了非洲是中国外交“基础中的基础”的定位,是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体现。在社会层面,零关税政策将帮助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鲜花等进入中国市场,这些行业同非洲普通民众就业和生计息息相关,零关税政策的实施将直接刺激这些行业扩大出口、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由此推动非洲减贫进程,使非洲民众切实感受到中非合作带来的实惠。同时零关税政策将带动更多非洲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为增进中非民间相互了解和友谊提供窗口,进一步夯实中非友好合作的社会根基。

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全面落实对非洲零关税政策,成为首个采取此类政策的发展中大国和主要经济体,在引领中非经贸合作进入全面零关税新阶段同时,也将开启中国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新征程。一方面,中国通过加大对非洲的单边开放力度,展现了对非合作的大国担当,彰显了中国对世界各国的开放胸怀和合作诚意,以及对自由开放国际贸易体系的坚定维护,有助于带动世界其他国家形成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合力,为全球贸易营造开放自由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中国对非洲零关税政策将通过消除关税门槛,增进贸易合作,推动非洲发展和产业升级,助力非洲摆脱在全球经贸格局中的边缘地位。这一发展路径对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南方国家独具吸引力,将带动更多南方国家参与进来,共享中国市场机遇,壮大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自主自强发展的力量,共同营造更有利于全球南方国家的贸易、投资与融资环境,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审核:李小华、戚易斌、卫芸辉)

【责任编辑: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