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3832 8013839
习近平复信青年汉学家
首页 > 外交研究 >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写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提出十周年之际

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 责任编辑:戚易斌 发布时间:2025-10-19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写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提出十周年之际

皮立军,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

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二十大报告中分别提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明确“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提出的重要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就是全球事务要由各国一起商量,治理体系要由各国一起建设,治理成果要由各国共享,让各国都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这一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以什么样的理念加强全球治理”这一时代命题,已成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的基本理念主张,为破解全球治理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环顾全球,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冷战思维卷土重来且有变本加厉之势,历经80年的国际规则秩序受到严重冲击,曾经行之有效的国际体系屡遭破坏。联合国的权威性遭到侵蚀。个别大国大肆毁约退群,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大搞加征关税,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受到严重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到严重破坏。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债务危机等不断加剧,全球气候治理紧迫性凸显,全球治理赤字高企。国家间数字鸿沟日益扩大,人工智能治理缺位。面对不断加剧的全球治理赤字,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世界上的事情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和主动选择。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本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全球南方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这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鲜明特征。特别是近年来,面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处境更为艰困,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以及团结自强的意愿更为强烈,越来越成为国际格局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上海合作组织从6个创始成员国已发展成为覆盖亚欧非三大洲26个国家的“上合组织大家庭”,成为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今天,金砖合作机制的范围更加广泛,代表性进一步增强,总人口超过世界一半,经济总量占全球近三成,彰显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非洲联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正式成员有助于非洲国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产生积极作用。全球南方国家追求独立自主、发展振兴、公道正义的呼声高涨,完善全球治理、纠正历史不公的紧迫性不断上升。

中国不仅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倡导者,更是积极的行动派。中国忠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职责与使命,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支持发展中国家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努力使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积极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推动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合作机制不断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携手各方共建“一带一路”;发起成立亚投行等新型多边金融机构,促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份额和治理机制改革,增加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谈判,推动达成和加快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202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并强调让绿色发展真正惠及世界。中国用行动再次充分展现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大国担当,有力提振了各方应对气候问题的信心,也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新动力,得到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在内各方的高度评价。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这为加快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新契机。中国愿同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倡议走深走实,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使其更加符合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顺应和平发展共赢的时代大势,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共同开辟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审核:李小华 戚易斌 时畅

【责任编辑:戚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