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国人说中国外交 >

印尼学者:中国模式赋能南南合作,共塑全球治理新格局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

责任编辑:戚易斌

发布时间:2025-10-14

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推动南南合作发展尤为重要。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框架,以务实、高效、可持续的模式重塑了合作格局,为伙伴国提供了可负担的转型方案。以印尼为例,多年来两国在经贸、基建和技术交流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推动了印尼经济社会的发展变革。中国愿为国际机构改革贡献力量,“全球南方”其他国家则应发扬团结合作精神,共同谱写全球治理新篇章。

作者:法热哈·赫拉万(Fajar B. Hirawan) 

印度尼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助理教授、印尼改革倡议咨询委员会成员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促使我们反思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协作在推动全球进步方面的作用。在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经济不确定性上升、气候危机加重的时代,“全球南方”的合作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促进投资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和知识交流等方面,已成为南南合作的重要参与者。

过去几十年,中国重新定义了南南合作的范围和影响,其中最突出的领域是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在“一带一路”等倡议框架下,中国企业在各地兴建高速公路、港口、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将各经济体连接了起来,打破了发展瓶颈。2023年底开始运营的印尼雅万高铁,以其落地实施之快、技术含量之高、改善交通效果之明显,成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之一。在非洲、南亚和拉美,也有很多类似的故事,中国主导的项目为这些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中国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在可再生能源和数字技术方面的发展。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和电动汽车生产国。近年来,在规模经济的推动下,这些技术的成本大幅下降。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意味着能源转型的负担更小。在数字领域,中国企业在“全球南方”建设推广移动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和金融科技系统,为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和家庭提供了新的增长工具。

这些成就体现了中国南南合作模式的鲜明特色:它务实高效,以需求为导向,通常直接与东道国政府谈判;它将援助、贸易和投资结合起来,使项目在财政上可行,在商业上可持续;它还强调速度和规模,使合作伙伴能够在短期内看到立竿见影的成效。

印尼与中国的伙伴关系既体现了南南合作的广阔前景,也折射出其内在的复杂性。两国贸易增长迅猛,十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印尼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过1478亿美元。印尼对中国出口镍、煤炭、棕榈油和橡胶,同时从中国进口机械、电子和中间商品等对产业升级至关重要的产品。这种交流促进了印尼的发展,改善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

4月28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乘客在雅万高铁哈利姆站候车大厅与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模型合影。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中国在印尼的投资具有变革性意义。2024年,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约80亿美元,主要集中在下游采矿、电动汽车电池和物流等领域。位于苏拉威西岛中部的印尼莫罗瓦利工业园区就是一个例子。在中国资金和专业技术的支持下,该项目助推印尼融入全球镍供应链,使其成为电动汽车制造领域的关键参与者。

中印尼基础设施合作也不断深化。雅万高铁不仅缩短了两地之间的通行时间,创造了新就业岗位,还培育了新的技术生态。尽管至今仍有不少关于该项目融资和管理的争论,但毫无疑问,它如今已成为东南亚一体化的象征。除了交通运输方面之外,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向印尼提供了疫苗和医疗用品支持,巩固了南南团结。

中印尼合作还体现在农业及相关数字技术领域。中国在杂交水稻和水产养殖方面的援助,提升了印尼的粮食安全水平,电子商务平台为印尼中小企业提供了出口机会。

总的来说,印尼自身的实践经验表明,同中国开展南南合作大有裨益,在工业化、互联互通、技术转让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双边关系持续发展,始终以互利共赢为基调,推动贸易格局日趋均衡发展。

在联合国进入第九个十年之际,南南合作不应被视为多边主义的替代品,而应被视为一种补充。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表明,中国愿意为国际机构改革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对印尼来说,它可以加强同中国的战略接触,根据自身国情就技术转让进行谈判,建立更强大的国内供应网络,调动更多资金为国家气候和发展目标服务。对于更广泛的“全球南方”而言,我们的任务是,通过合作不仅加速经济增长,还要在多极世界中增强自主性和韧性。

中国在南南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改变了亚非拉等广大地区的发展格局。中国在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和数字技术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创造了几十年前难以想象的巨大机遇。

这表明,合作精神必须在团结和可持续发展的氛围中培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它真正成为全球治理的支柱。在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中国及其“全球南方”伙伴迎来重大机遇期,有望把这种合作精神转化为推动增长、促进公平、增强韧性、守护和平的力量。全球治理的未来篇章如何书写,将取决于能否抓住这一机遇。

声明:本稿图片经新华社授权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