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解读
新华社记者 郑明达、伍岳、孙楠、罗鑫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让我们携起手来,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为实现世界永续和平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10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50年来中国和联合国共同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深刻辨析历史大势,明确宣示中国主张,为人类和平发展事业凝聚奋进的力量,为世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指引前行的方向。
10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追昔抚今,阐释中国重新走上联合国舞台的重大意义
50年前的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
“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胜利!”习近平主席的话语掷地有声。
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张贵洪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标志着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重新走上联合国舞台,以此为起点,广大发展中国家更为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成为联合国舞台上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始终发扬自强不息精神,在风云变幻中把握中国前进方向,书写了中国以及人类发展的壮阔史诗”“始终同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合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始终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践行多边主义,中国同联合国合作日益深化”……讲话中,习近平主席用三个“始终”概括50年间,中国和平发展、造福人类的历史性贡献。
在重庆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智能化焊接机器人在进行焊接作业(2021年4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表示,事实表明,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不仅使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促进自身发展,而且也助力联合国更好地发挥作用,让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得到了空前壮大。
从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再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到援建坦赞铁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再到向各国输送大批抗疫物资、疫苗药品,深入开展病毒溯源科学合作;从派出5万多人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到率先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再到带头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50年来,中国将自身发展置于全人类发展的坐标系,始终如一坚守联合国理想,坚定不移走多边主义道路,诚心诚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2020年9月2日,贵州省天柱县高酿镇上花村的农民在收获水稻。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亚太区总代表刘萌认为,中国越发展,对世界和平、发展、人权事业的贡献就越大,对联合国事业的支持就越强,各国就越能够团结在联合国的平台上,恪守联合国宪章精神,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50年前,阿尔及利亚等发展中国家共同提案,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阿驻华大使布哈利法感言,50年来,中国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解决地区和国际热点问题,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到今天倡建“一带一路”,让更多发展中国家切实分享到了中国的发展成果。“阿尔及利亚坚信当年选择的正确,并对这一战略决定深感自豪。”
登高望远,宣示顺应历史大势、着眼长远未来的主张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和平发展进步力量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强权政治、冷战思维沉渣泛起,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横行。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
“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习近平主席旗帜鲜明指出什么是正确、应当坚守的,什么是错误、应当坚决反对的,发出时代强音,彰显大国担当。”阮宗泽说。
2020年6月19日,中欧班列(渝新欧)布达佩斯直达班列在重庆团结村站准备发车。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面向全人类的共同未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五点倡议:
——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理念指引;
——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坚持互利共赢,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好造福人民;
——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
——坚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新冠肺炎疫情让各国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什么是‘命运与共’,国际社会共同发展、共克时艰的诉求愈发强烈。习近平主席的五点倡议正是告诉世界各国,我们应当向着怎样的共同目标,采取什么样的共同行动,为世界未来描绘了蓝图,指明了路径。”张贵洪说。
载箱量可达2.4万标准箱的“现代商船阿尔赫西拉斯”轮靠泊在青岛港前湾码头(无人机照片,2020年4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继6年前在联合国讲坛上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后,习近平主席此次进一步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思想指引行动,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超越了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的纷争,具有广泛指导意义。”阮宗泽说。
观察人士指出,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中国的政策理念有着很强的前瞻性和连贯性,为国际走势注入强大的稳定力量,为这个不确定的世界带来更多的确定性。
2015年,在第七十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主席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发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态体系五个方面系统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2017年,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围绕“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
纪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2020年5月13日,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市选派专家在送行仪式上。应阿尔及利亚政府邀请,中国政府赴阿尔及利亚抗疫医疗专家组赴阿帮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张贵洪说,过去几年,“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可见这一理念得到广大会员国普遍认同。习近平主席此次讲话进一步完善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时代价值。
初心不改,彰显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坚持真正多边主义的大国担当
“对联合国,世界各国都应该秉持尊重的态度,爱护好、守护好这个大家庭,决不能合则利用、不合则弃之,让联合国在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再次表达了中国对联合国的坚定支持。
张贵洪表示,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其权威和地位必须得到各方共同尊重和坚决维护。“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做联合国事业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
一个多月前,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此次纪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希望各国共同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发展的冲击,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阮宗泽表示,全球发展倡议紧紧抓住发展这个“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努力推动实现不让任何一国、任何一人掉队的目标,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
2021年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云南昆明开幕。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本月早些时候,中国同联合国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和第二届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分析人士表示,中方支持联合国事业的一系列坚实行动,不断增强联合国乃至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危机挑战的底气与能力。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放大了全球治理体系中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阮宗泽认为,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各方应该思考如何对现行全球治理体系加以完善,而不是推倒重来,另搞一套。少数国家企图将“小圈子”制定的所谓“规则”强加于人,这样的做法不得人心。
国际规则由谁制定?如何遵守?习近平主席指出,国际规则只能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制定,不能由个别国家和国家集团来决定。国际规则应该由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共同遵守,没有也不应该有例外。
“这正是中方所倡导的真正的多边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张贵洪说,真正的多边主义是,世界上的事要由大家商量着办,国际上的规则要由大家共同制定。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说,中国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在国际舞台上,每一个声音都很重要,所有国家都必须毫无例外地通过沟通协商解决问题。这与当下个别国家为攫取利益而无视他国权益主张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2021年10月1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嘉宾体验中国高铁“复兴号”模拟驾驶。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于10月14日至16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初心如磐、砥砺前行。50年来,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面向未来,中国必将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伟大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