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德文,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2025年9月1日,在天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在当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之际,和平或战争、生存或毁灭重新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一道“选择题”。全世界有良知的人都会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全球治理倡议就是回答这个时代之问的“中国主张”,也是新时代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新举措。
全球治理倡议既是原则,更是行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和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正在以“德不孤,必有邻”的文明自信、“强则无战”的和平威慑和“共同行动”的治理理念,昭示着守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的中国倡议、中国力量和中国行动。
第一,“德不孤,必有邻”,天津峰会凝聚和平与发展共识。上合组织2001年成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上合组织的灵魂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在行动层面上始终奉行在参与国国家利益“最大公约数”基础上做加法的原则。上合组织的成就验证了中国的古训“德不孤,必有邻”。可以说,全球治理倡议既是对中华传统政治伦理的当代诠释,更是对“以邻为壑”霸权逻辑的正面回应。
历史昭示,凡以强权谋私者,终因失道而寡助;凡以天下为公者,必因立德而得邻。目前,中国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却从未倚强凌弱、以大欺小。相反,中国始终强调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坚持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在国际合作中平等参与、平等决策、平等受益。中国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不干涉别国内政、不谋求建立排他性军事同盟、不对外输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合组织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恰是“中国之德”与“时代之需”双向奔赴的结果。
第二,“强则无战”,阅兵仪式展示和平力量。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展示大量尖端武器装备。但是,这绝不是穷兵黩武的“秀肌肉”,而是光明磊落的“亮底线”。在冷战思维阴魂不散的当代世界,能战方能止战、强国必须强军。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表明,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多次通过战略威慑力实现地区稳定,展现了力量与安全之间的辩证关系。九三阅兵向世界传递的核心信息是,中国武力值的跃升是和平的增量,因为中国从来无意侵略别国。2025年7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布鲁塞尔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举行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时明确指出,中国外交秉持中华文明的和谐基因,倡导和平、包容、合作。在和平与安全问题上,中国是当今世界记录最好的大国。不过,应该强调的是,中国人民珍爱和平,但绝不乞求和平;中国军队不惹事,但绝对当得起事。当某些国家仍将其他国家的和平发展视为“威胁”时,中国必须保持足以化解这些威胁的强大国防力量,把和平从愿景变成现实、从理念变成秩序。
第三,“共同行动”,全球治理倡议的实践导向。全球治理倡议倡导“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统筹协调全球行动,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打造更多可视成果,以务实合作避免治理滞后和碎片化。”在这种意义上,新时代中国的四大全球倡议完善了行动逻辑的体系。2021年9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提出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4月21日,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提出全球安全倡议;2023年3月15日,习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上述三大倡议与全球治理倡议相辅相成,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维护和改革世界秩序的系统性思考,其内在逻辑可以解读为发展是基础、安全是保障、文明是纽带、治理是路径,其立足点都是行动导向。中国始终着力将自己的倡议转化为可感可及的国际合作公共产品,全球发展倡议已经落地为数以千计的国际合作项目,全球安全倡议体现在促成沙特伊朗和解、缅北和平谈判、非洲之角反恐联合行动和乌克兰危机解决过程中始终“劝和促谈”的中国行动;在全球文明倡议框架下,中国等亚洲10国共同发起成立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已经实施了很多合作项目。中国与15个亚洲国家开展的28项联合考古项目,通过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遗址的勘探发掘,助力探究亚洲文明脉络。全球治理倡议虽然提出仅短短数日,但已获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当即表示欢迎中国宣布的全球治理倡议,认为该倡议以多边主义为基础,并强调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重要性。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伊朗、阿塞拜疆、古巴、马来西亚等多国领导人均已明确表示欢迎该倡议并将加入。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2019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全球治理论坛闭幕式上指出,全球发展正面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四大挑战。这些赤字的根源在于全球治理体系亟需改革完善,新时代中国愿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发展机遇,以自身安全为世界提供更强和平威慑,以自身文明包容为世界注入更深信任资源,而全球治理却需要全球所有希望和平发展的国家采取共同行动。全球治理不应该是少数国家的“独角戏”,而应是所有希望和平发展的国家的“大合唱”。接下来,全球治理倡议必将转化为体系性的国际合作行动,坚定守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审核:李小华、戚易斌、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