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鹏,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2025年7月24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站在中欧建交50周年与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关键历史节点,习近平主席深刻总结中欧关系发展的重要经验和启示,并就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提出三点主张,为开辟中欧关系更加光明的下一个50年提供重要引领。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变局和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此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就进一步深化中欧关系达成重要共识。
50年来,中欧各层级、各领域交往密切。1975年,中欧老一辈领导人审时度势,做出了双方建交的决定。2001年中欧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并于2003年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14年,习近平主席历史性首次访问欧盟总部,提出建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于1998年建立,迄今已进行25次。双方还建立了战略、经贸、数字、环境与气候、人文五大高级别对话和70多个对话机制,为推动中欧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50年来,中欧对话合作成果丰硕。中欧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双方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24亿美元增长到去年的7858亿美元,相互投资存量从几乎为零增长至2600亿美元,双方经贸合作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中国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积极推进扩大内需战略,为欧洲企业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欧盟一大批企业投资中国,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成就,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中欧在金融、环保、文化、教育、旅游、海关等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在数字经济、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合作稳步推进。以中欧班列为例,截至2025年6月,已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发送货值超4500亿美元,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有力提升亚欧大陆互联互通水平。
50年来,中欧人文交流有声有色。在中国,越来越多民众到欧洲实地感受当地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在欧洲,“中国热”“中国文化热”长盛不衰,学习中文成为流行趋势。中国已对24个欧盟成员国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在推动中欧人文交流、旅游合作和经贸往来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已成为促进中欧友谊、合作与互信的桥梁。青年的相知相亲是中欧关系的希望所在。今年以来,很多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青年来华,用脚步丈量中国,用眼睛观察中国,与中国青年共叙友谊、共话未来。
50年来,中欧多边协调卓有成效。作为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欧都支持多边主义和开放合作,都支持联合国核心地位和国际关系民主化,都反对单边霸凌,都反对阵营对抗。中欧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平台开展合作,就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伊朗核等热点问题保持沟通,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多边协调合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会晤期间,双方发布《中欧领导人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这对坚定维护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气候治理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回望过去50年,中欧交流合作成果丰硕,既成就彼此又惠及世界,其中的重要经验和启示就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这也是中欧关系未来发展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和努力方向。面对国际局势不确定、不稳定性上升,中欧双方应按照习近平主席对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提出的三点主张,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合作,携手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向前发展,为中欧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共同做相互尊重的示范者。中欧分处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历史文化、道路制度、发展阶段的确不同,但这种差异过去没有成为中欧建交和关系发展的障碍,今后也不应该阻碍双方关系发展,应成为双方交流合作的动力。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也没有地缘政治矛盾,是相互成就的伙伴。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欧洲,支持欧盟战略自主和欧洲一体化,将欧洲视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也希望欧方尊重中国人民选择的道路和制度,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拆除“认知藩篱”,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国的发展,让合作始终成为中欧关系的主基调。
共同做开放发展的倡导者。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相互依赖不是风险,利益交融不是威胁,“筑墙设垒”“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中欧务实合作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合作成果既造福双方人民,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中国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平竞争保障,为中欧合作带来新的机遇。希望欧方坚持市场原则,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中欧要相互扩大开放,巩固现有合作机制,培育更多合作新增长点。
共同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中欧都是主张多边主义、倡导开放合作的建设性力量。双方要共同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起来的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与时俱进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巩固深化贸易、投资等传统领域合作,积极拓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合作,支持通过政治手段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风物长宜放眼量。一个健康稳定的中欧关系,不仅将成就彼此,还将照亮世界。经过50年的发展,中欧关系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和正能量,完全可以应对风云变幻、困难挑战。中欧双方应凝聚共识,超越分歧,牢牢把握双方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共同规划下一个50年合作,携手开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审核:李小华、戚易斌、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