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3832 801383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英文版出版发行
首页 > 外交研究 >

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戚易斌 发布时间:2025-07-26
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姜跃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近日在京圆满落幕。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余家参展商与4.2万家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现场共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超过6000项。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显著加剧的复杂形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通过制度创新和平台搭建深化全球合作,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以制度型开放推动贸易自由化。中国作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持续降低关税壁垒、扩大进口规模,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红利作用。2024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3.85万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进口规模达到18.39万亿元,对全球进口增长贡献率超20%。中国通过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等高水平开放平台,实施高水平开放政策。上海自贸试验区已形成3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海南自贸港将于12月18日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打造全球领先的离岸贸易中心。中国还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体系,已签署23个自贸协定,覆盖五大洲30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始终是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坚定维护者和自由贸易体系的重要捍卫者。

以开放创新优化全球分工体系。中国经济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既是“世界市场”,也是“世界工厂”。中国供应链凭借高效协同和成本优势,为全球企业提供适配方案。例如,日本综合电机制造巨头尼得科集团正在打造一款“99%中国制造”的驱动电机系统,以提升全球竞争力。面对逆全球化冲击,中国通过“双循环”战略主动升级产业链,实施“专精特新”计划提升技术自主性,为全球产业链正常运行注入新动力。美国英伟达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多次访华后表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担当着关键角色。

以规则创新推动全球治理现代化。中方支持深化世贸组织改革,推动电子商务谈判;推动区域规则创新发展,把原产地累积规则和技术协调机制纳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为亚太经贸合作的“黄金标准”;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撬动大量资金投资助力“一带一路”基建联通。这种兼容并蓄的规则创新,正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演进。

以绿色转型引领世界可持续发展。中国以全球最大规模投入能源革命,2024年在清洁能源领域吸引了8180亿美元投资,同比增长20%。在东南亚建设清洁能源基地平台,在非洲推广节水农业……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构建生态环保合作平台,推动当地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在绿色金融领域,中国发行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低碳项目。中国绿色技术推广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种“技术+资本+标准”的输出方式,为全球绿色转型提供了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中国方案。

中国的生动实践证明,改革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面对百年变局,中国将继续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推动构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全球经济新格局,践行“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庄严承诺,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解放军报》(2025年7月26日 04版)

【责任编辑:戚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