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
责任编辑:戚易斌
发布时间:2025-07-18
1月17日,在阿联酋迪拜,中建三局二公司海外公司的中方员工和当地员工以及家属一起包饺子,迎接中国新年。新华社发(中建三局二公司海外公司供图)
参考消息网7月17日报道 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7月14日刊发伊姆兰·哈立德撰写的文章,题为《中国的2.0版“一带一路”——项目更小,影响更大》,编译如下:
7月初,来自中国西部的大批货物运抵秘鲁钱凯港,成为中国更低调、同时也更睿智的全球基础设施新战略的里程碑式象征。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进化,港口、铁路和数据线缆正凭借功能优势取代锣鼓喧天的仪式庆典。
随着航运时间缩短,曾经寂静的渔村变身为物流枢纽。
这是中国的全球战略的新面貌。没有以前那么多的剪彩合影,而是更看重如何重新连接世界。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它进行了一些调整。引人注目的大项目正在让位于更低调、更绿色(同时在战略上更明智)的发展阶段。位于拉美的智能港口、位于非洲的光纤走廊和位于东南亚的红树林修复中心,都带有中式互联互通的印记。
我们可以称之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2.0版。这个版本规模更小,但是更睿智。在传统外交未能顾及的地方,它正在赢得影响力。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截至2023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逾19万亿美元。不过,仅靠数字本身还不能反映全貌。中国今天的战略既关乎工程建设,也涉及规范制定。中国正在输出标准,改变对援助的政治叙事。
在西方强调防务合作的许多地区,中国推动民用基础设施建设的行动以不一样的方式填补了空白。虽然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计划和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试图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较高下,但美欧的计划无论在连贯性上还是规模上都无法与之匹敌,往往因为执行不力或地缘政治顾虑而止步不前。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转向“小而美”项目。事实证明,这一转变同样效果显著。据估算,仅在2024年,北京就新签署了约340项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协议。
有分析师认为,物流走廊和智能港口正在重新定义全球影响力——北京有意将之打磨成“小而美”互联互通方案的内容之一。
这不仅仅是外交棋局。公路和铁路不仅可以运输货物,还将塑造未来。对于许多全球南方国家而言(其中许多国家面临气候、能力、资本的三重挑战),北京所提供的不仅仅是生命线,更是在提供一张蓝图。
预计中国将加速推动数字融合与绿色融合。像钱凯港那样的门户与有望连接巴西大西洋海岸的铁路,不仅有助于贸易活动,而且为重新定义南南合作奠定了基础。现在的问题是,西方能否提供同样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不仅仅立足于承诺,而且要扎根于现实。
声明:本稿图片经新华社授权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月17日,在阿联酋迪拜,中建三局二公司海外公司的中方员工和当地员工以及家属一起包饺子,迎接中国新年。新华社发(中建三局二公司海外公司供图)
参考消息网7月17日报道 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7月14日刊发伊姆兰·哈立德撰写的文章,题为《中国的2.0版“一带一路”——项目更小,影响更大》,编译如下:
7月初,来自中国西部的大批货物运抵秘鲁钱凯港,成为中国更低调、同时也更睿智的全球基础设施新战略的里程碑式象征。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进化,港口、铁路和数据线缆正凭借功能优势取代锣鼓喧天的仪式庆典。
随着航运时间缩短,曾经寂静的渔村变身为物流枢纽。
这是中国的全球战略的新面貌。没有以前那么多的剪彩合影,而是更看重如何重新连接世界。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它进行了一些调整。引人注目的大项目正在让位于更低调、更绿色(同时在战略上更明智)的发展阶段。位于拉美的智能港口、位于非洲的光纤走廊和位于东南亚的红树林修复中心,都带有中式互联互通的印记。
我们可以称之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2.0版。这个版本规模更小,但是更睿智。在传统外交未能顾及的地方,它正在赢得影响力。
据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截至2023年,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逾19万亿美元。不过,仅靠数字本身还不能反映全貌。中国今天的战略既关乎工程建设,也涉及规范制定。中国正在输出标准,改变对援助的政治叙事。
在西方强调防务合作的许多地区,中国推动民用基础设施建设的行动以不一样的方式填补了空白。虽然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基础设施与投资伙伴关系”计划和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试图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较高下,但美欧的计划无论在连贯性上还是规模上都无法与之匹敌,往往因为执行不力或地缘政治顾虑而止步不前。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转向“小而美”项目。事实证明,这一转变同样效果显著。据估算,仅在2024年,北京就新签署了约340项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协议。
有分析师认为,物流走廊和智能港口正在重新定义全球影响力——北京有意将之打磨成“小而美”互联互通方案的内容之一。
这不仅仅是外交棋局。公路和铁路不仅可以运输货物,还将塑造未来。对于许多全球南方国家而言(其中许多国家面临气候、能力、资本的三重挑战),北京所提供的不仅仅是生命线,更是在提供一张蓝图。
预计中国将加速推动数字融合与绿色融合。像钱凯港那样的门户与有望连接巴西大西洋海岸的铁路,不仅有助于贸易活动,而且为重新定义南南合作奠定了基础。现在的问题是,西方能否提供同样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不仅仅立足于承诺,而且要扎根于现实。
声明:本稿图片经新华社授权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