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鹏,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当前,全球安全形势持续动荡不安,世界面临重回“丛林法则”的风险。三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挑战,坚守共同安全的人间正道,携手打造安全共同体,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全球安全倡议为化解分歧、管控风险提供可行良方。当今世界,地区热点问题和局部冲突延宕不决,成为祸乱全球安全、阻碍发展进步的顽症痼疾。倡议主张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倡导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纷止争,为推动热点问题妥善解决指明路径。在倡议指引下,中国充分发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用,就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阿富汗问题等发布立场文件,同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发起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成功促成沙特和伊朗和解,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提出并同地区国家一道加快落实“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为化解矛盾分歧、管控风险危机提供可行良方,为有关地区国家化解矛盾分歧、实现睦邻友好树立典范。
全球安全倡议以丰硕的合作成果促进人类共同安全。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安全挑战,加强国际安全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更加重要。中方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并在国际维和、反恐、气候变化、防灾减灾、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深化国际合作。面对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治理等新兴安全领域难题,中方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引领新兴安全领域全球治理进程。在倡议引领下,中国坚定支持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与部分亚洲、非洲国家签订倡议合作谅解备忘录,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各类安全治理人才,不断壮大维护和平安全的“南方力量”。
全球安全倡议推动国际安全对话平台机制不断完善。破解全球安全难题需要各方汇聚共识、协调行动。中国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机制、东亚合作机制等框架下安全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打造北京香山论坛、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中非和平安全论坛、中拉高级防务论坛等国际安全交流对话平台,汇聚国际社会应对全球安全挑战的共识与合力。去年7月,中方成立全球安全倡议研究中心,推动各方加强学术交流、开展联合研究,为共筑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全球安全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在国际安全领域的重要应用成果。倡议提出三年来取得的一系列合作硕果,再次证明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强大的真理价值和实践伟力,充分彰显倡议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引领作用。目前,全球安全倡议已得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支持,写入120多份中国同有关国家和组织交往的双多边文件,为构建更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凝聚了体系力量。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作出努力,深入践行全球安全倡议,携手构建一个更加和平安全的世界。
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任何国家都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任何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都是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粗暴侵犯。各国应以开明、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倡议,凝聚更多维护和平的共识,壮大更多维护和平的力量,在相互尊重前提下共商安全治理,在公平正义基础上共建持久和平,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增添更多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
共同促进普遍安全。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任何国家的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重视。应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深化维护共同安全的国际共识,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推动热点问题和平解决进程,尽快补齐全球安全治理短板,共同化解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做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征程上的同行者。
共同捍卫多边主义。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各国应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积极参与联合国框架下的双多边机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促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治理体系,支持提升全球南方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方向发展。
共同打造合作样板。去年,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中方将同非洲开展安全共筑伙伴行动,建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伙伴关系,打造倡议合作示范区。在本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柬埔寨期间,中柬两国签署关于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联合声明。几天前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肯尼亚共和国关于打造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典范的联合声明》指出,两国共同打造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典范。中国愿继续推动更多有利于促进国际安全的务实合作,打造更多倡议合作样板。
当今时代,既充满挑战,又充满希望。纵使国际环境“风高浪急”,中国将继续高举合作、创新、法治、共赢的旗帜,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肩负起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历史使命,守望相助,相互支持,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落实,共同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共同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安全之路,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审核:李小华、戚易斌、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