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鹏,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2025年4月14日至18日,习近平主席应邀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既是今年元首外访的开篇之作,又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采取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书写了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新篇章,擘画了中国同周边国家共促稳定繁荣新图景,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了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社会主义邻邦,拥有共同理想信念和广泛战略利益。今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75年来,中越双方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相互支持,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携手并进,在推进各自现代化进程中砥砺前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作为当今世界两个共产党长期执政并取得伟大成就的社会主义国家,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国际意义。访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主席就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提出六点重要举措。中越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签署45份合作文件。两党两国领导人一致确认,按照“六个更”总体目标,推动双方全面战略合作向更高质量、更深层次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共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百年变局中发展壮大。
宣布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中国和马来西亚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邻邦,传统友谊绵延千年。此访是习近平主席时隔12年再次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最重要的成果是两国领导人将中马关系定位提升至新高度,宣布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这是继2023年中马宣布共建命运共同体后,双边关系定位又一跃升。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就建设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提出“坚持战略自主,开展高水平战略协作”“凝聚发展合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合作标杆”“传承世代友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三点重要意见,为推进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指明方向。双方签署26份合作文件,取得创纪录的丰硕成果。此访将有力推动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朝着高水平战略性方向前进,为两国各自现代化进程提供更大助力,引领两国友好合作开启下一个更加辉煌的“黄金50年”。
将中柬关系定位提升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中柬友好跨越千年,铁杆友谊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牢固政治基础、强大内生动力。柬埔寨是首个同中国签署构建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的国家。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和柬方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柬命运共同体建设进入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新时代。此访是习近平主席时隔9年再次访问柬埔寨,访问期间,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构建新时代全天候中柬命运共同体、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的联合声明》。这是中国首次同东南亚国家将双边关系提升到全天候高度,也是在双边层面构建的首个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双方签署37份合作文件,涵盖产供链合作、人工智能、发展援助、海关检验检疫、卫生等领域,既帮助柬方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也广泛惠及普通民众。此访彰显了中柬亲密无间、牢不可破的铁杆友谊,树立了平等相待、互利双赢的合作标杆。
当前,国际局势动荡加剧、乱象频出。美国随意加征关税,无视国际规则,大搞唯我独尊。东南亚国家首当其冲,担忧世界经济前景,不愿丛林法则回归。值此危机时刻,世界渴望稳定性和方向感,周边国家期待中国展现领导力,提供确定性。习近平主席此次周边之行生动诠释了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的精神要义,是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创新发展,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成功实践,对深化睦邻友好合作、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乃至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重大深远意义。中国将继续同周边国家开展全方位合作、加强各领域交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推动睦邻友好与合作共赢。
中国将一如既往同周边国家共享发展机遇。中国倡导自由贸易、强调相互尊重,对外政策高度稳定,同各方合作基于互惠友好而非交易逻辑,已成为东南亚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和可靠伙伴。中国将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周边国家共同抵御阵营对抗暗流,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不断深化发展融合,构建高水平互联互通网络,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共同走好现代化道路。
中国将一如既往同周边国家共护地区安全。中方倡导的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亚洲安全观日益成为地区国家的共识。中国有意愿、有信心、有能力同周边国家一道,共同增强维护地区和平安宁的能力,携手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守护好共同家园。
中国将一如既往同周边国家共促文明互鉴。世界需要文明互鉴、消弭分歧。中国愿同周边国家共同践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亚洲价值观,不断扩大交往交流,便利人员往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让友谊代代相传。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中国将继续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方针,同周边国家不断深化全方位合作、加强各领域交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携手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共同谱写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审核:李小华、戚易斌、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