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美国政府的错误对华认知与政策,导致中美关系再次处于关键路口,也为世界格局增添复杂变量。应当看到,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中美两国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形势与纷繁复杂的全球性挑战,中美两国的各自成功,对彼此而言是机遇而非风险。中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动能升级、需求升级,不仅为全球发展注入充沛动力,也为中美务实合作带来了巨大的增量可能。中美相向而行、相互成就,不仅有利于共同繁荣,也将惠及世界。
破除零和博弈迷思,明确中美互利共赢大方向
中美建交40余年来,积累起广泛的共同利益,这不仅是客观现实,更是普遍常识。美国当前的国内问题并非因中国而起,以零和博弈心态看待中国无助于解决美国自身问题,对华打压遏制挡不住中国发展,也不会“让美国再次伟大”。事实胜于雄辩,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发动对华关税战以来,美国贸易逆差不降反增。2024年,美国贸易逆差达到12022.2亿美元,相较2017年增加约50%,再创历史新高;“特朗普1.0”时期,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90%以上成本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没有赢家,美国政府的胁迫要挟,必然会引起中方的坚决反击反制。当下,美国经济新一轮衰退山雨欲来,美国机构预测,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总量可能萎缩2.8%,创5年来最差纪录,全年通货膨胀率或将达到6%。在多极化时代,单边主义、霸凌主义行径没有未来,只会损人害己。只有将彼此的成功看作机遇而非威胁,平等对话,管控分歧,提升合作,增强两国关系的确定性、稳定性,才符合中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与国际社会的期待。
超越“脱钩断链”逆流,激活中美经贸合作新动能
中美经济深度融合,是市场规律作用下资源的最优配置;将经贸问题泛安全化、泛意识形态化的所谓“政治正确”,虽然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了外部干扰,但难以抵消其内生韧性。2024年,中美贸易额达6882.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7%。当前,中国是美国32个州的前三大出口市场,中美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600亿美元,7.3万家美企在华投资兴业,年利润达500亿美元;美国中国总商会中资会员企业在美投资逾1440亿美元,直接增创就业逾23万。中国美国商会最新调查显示,近半数美企将中国列为全球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为中美经贸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对美国企业而言,中国不仅提供了大量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商品和零部件,更是巨大且仍在高速增长的消费市场。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摩根大通等11家外资控股或独资券商相继落户中国。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持续赋能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中方欢迎中美企业相向而行,畅通经济往来的“毛细血管”,持续做大合作蛋糕,共享中国发展红利。
突破“小院高墙”禁锢,拓展中美科技合作新空间
科学技术不应成为编织铁幕的工具,而应当是普惠共享的财富。近年来,美国一些人为垄断所谓“技术霸权”,全方位、全领域对中国打压围堵。但是,遏制无法阻碍中国科技的长足进步,中国的科技强国之路越走越宽,举世瞩目的创新突破不断问世。2024年,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至第11位。作为拥有两个庞大市场的科技大国,中美在科技领域开展良性竞争与公平合作,不仅有利于提振两国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效率与竞争力,更能促进全球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助力更多全球南方国家释放发展潜力,造福全人类。2024年底,中美续签《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协定》延续了两国在基础科学领域的合作框架,也确认了两国科学界继续携手努力、增进人类福祉的共同意愿。2025年初,苹果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达成重要合作协议,拉开了中美科技巨头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合作制定规则的序幕。中美在共同制定工业互联网协议标准、拟定无人机跨境物流监管协议、研发无人机反劫持技术等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美不应任由“科技冷战”加剧无序竞争,而应当共同维护全球创新产业体系的完整与稳定,共同完善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治理规范,管理好技术进步打开的“潘多拉魔盒”,确保科技向善造福两国、惠及世界。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两个伟大的国家都在追逐各自的梦想,都致力于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中美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才是符合两国人民与国际社会期待的正确相处之道。(审核:李小华、戚易斌、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