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鹏,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全面回顾了中国外交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详细阐述了中国对当前国际形势的看法主张,充分体现了中国外交自信自立、开放包容、公道正义、合作共赢的方针原则,以中国外交政策的确定性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了正能量。
纵观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有增无减,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进一步凸显。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为世界提供稳定性确定性尤为宝贵,维护现行国际秩序并推动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尤为重要,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促进世界繁荣发展的共识尤为关键。
虽然国际形势充满挑战,但中国外交初心不改。在习近平主席领航掌舵下,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科学指引下,中国外交谋大势、担大义、行大道,始终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人类共同进步。作为大国大党领袖,习近平主席以全球视野和时代担当,引领中国外交守正创新,稳健前行,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积极和深远的变化。
中国的外交政策主张尤其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大理念倡议,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欢迎和支持。过去一年,习近平主席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三大主场外交,开展欧洲之旅、中亚之旅、金砖之旅、拉美之旅四次重要出访。习近平主席亲自推动大国关系总体稳定、均衡发展,亲自践行中国同周边国家“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的承诺,亲自提出支持全球南方合作八项举措、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等重大举措,引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与此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国同巴西、塞尔维亚宣布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中非双方宣布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同中亚、东盟、澜湄流域各国、阿拉伯国家、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等区域性命运共同体建设相继展开。“三大全球倡议”不断落地生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走深走实,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获得广泛支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动力。
中国在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发挥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期待和赞许。面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这些逆世界潮流而动的行径,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的中心地位,做多边体系的中流砥柱,坚定捍卫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中国倡导并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热点问题。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国继续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四个应该”为根本遵循,积极劝和促谈,发布乌克兰危机立场文件,派出特使开展穿梭外交,并同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在联合国发起“和平之友”,为推动危机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在巴以冲突问题上,中方始终主持公道,呼吁坚持“巴人治巴”原则,与“两国方案”相互衔接,最终实现巴以和平共存、中东长治久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和启示,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借鉴。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多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朝着增长5%左右的目标努力。从长远看,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日益凸显,越来越多国家理解并认同中国走出的成功发展道路。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国式现代化不追求独善其身的现代化,中国愿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美美与共、相互成就,为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现代化而携手奋斗。
王毅外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只有心怀‘大家’,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国将做捍卫国家利益的坚定力量,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正义力量,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进步力量,维护全球共同发展的建设力量。中国外交将坚定不移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站在全人类福祉的高度,努力以中国的确定性稳住不确定的世界,汇聚世界团结合作新动能,同各国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让这个世界成为各国的世界,让未来成为所有人的未来。(审核:李小华、戚易斌、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