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3832 8013839
习近平同印度总统穆尔穆就中印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首页 > 外交研究 >

稳步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走深走实

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 责任编辑:卫芸辉 发布时间:2025-02-28
稳步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走深走实

李鼎鑫,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参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3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形势波谲云诡,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历史阶段。与之联动的是,中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显著延展,变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于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导我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10余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结合起来,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指出“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要求“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国家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倡导“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在引领新时代国家安全实践中不断深化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从维护保障我国发展的良好内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看,我们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各项举措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有效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大国间经贸科技博弈和外部力量挑动我周边局部地区不稳等一系列重大挑战,有力保障了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安全稳步推进,较好维护了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向前的进取态势,进一步夯实了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进程中的引领地位。

近年来,金砖国家日益成为“全球南方”的重要组成部分,金砖国家合作不断提质升级。尤其是,2024年10月在喀山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向世界宣告以金砖国家为引领的“全球南方”国家集体崛起。这一历史进程顺应了世界和平和发展大势,彰显人类进步事业正蓬勃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正喷薄而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正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保守力量或者说守成力量不愿意看到这样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变局,以各种方式加以抗拒和搅局。近些年来,全球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地区安全热点此起彼伏,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明显增多。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丛林法则再度沉渣泛起,冷战思维、零和博弈、选边站队愈演愈烈。一些国家执意挑起集团对抗,刻意制造矛盾冲突,叫嚣要用“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平替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世界再度面临分裂的危险。此外,当今世界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相互交织,网络安全、数字安全、气候安全、粮食安全等新兴安全挑战明显增多,全球安全赤字日益严重,国际安全秩序面临越来越突出的威胁。

在世界和平安全面临严重挑战与重大威胁的紧要关头,当人类再次站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全面阐述对全球安全问题的重要看法。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是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关键是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全球安全倡议的根本遵循是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重点是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全球安全倡议强调的是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要求的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

全球安全倡议的提出,把中国人民的安全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安全利益统一起来。通过维护中国人民的安全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安全,同时又通过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安全更好地保障中国人民的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运用总体国家安全观方法论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世界各国人民对安全的普遍诉求结合起来,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因此,全球安全倡议具有鲜明时代意义、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针,稳步贯彻和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走深走实,要求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和角色观。

一是要坚持总体思维,把握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的总的历史趋势,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认清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共同构建普遍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是要坚持系统推进,着眼全球共同安全大局,有秩序分层次立体推进国际安全合作,高举合作、创新、法治、共赢的旗帜,推动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实现国际安全合作点面结合,续有突破。

三是坚持内外联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统揽全局、又聚焦重点,在我国同世界的关系中找准定位和发力点,把稳前进方向,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审核:李小华、戚易斌、卫芸辉)

(本文摘编自作者于2024年11月16日在第十届“全球治理·东湖论坛”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