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3832 8013839
习近平同印度总统穆尔穆就中印建交75周年互致贺电
首页 > 外交研究 >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共筑亚洲美好未来

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 责任编辑:卫芸辉 发布时间:2025-02-12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共筑亚洲美好未来

李平一,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2025年2月7日,农历乙巳年正月初十,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冰城哈尔滨盛大开幕,这是中国在首个“非遗版”春节期间主办的大型国际冰雪体育盛会,迎来新一年中国对亚洲国家外交的“开门红”。

本届亚冬会,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运动员人数都创亚冬会历史之最。习近平主席夫妇与各国来宾共襄盛举,以体育为纽带,以文化为桥梁,进一步密切亚洲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与合作交流。

从开幕前的精心筹备到开幕式上的精彩呈现,再到赛事举办期间的周密组织安排,本届亚冬会充分展现出中国的大国胸怀与担当,为亚洲地区的和平稳定注入了强大正能量,成为继北京冬奥会后中国再次在世界冰雪运动史上谱写的一曲大美华章。

亚冬会上,没有地缘政治的纷争,没有对立与冲突,只有对竞技体育的热爱、对团结拼搏的倾注、对超越自我的追求。从开幕式独具匠心的文化表演,到赛场上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无不展现着亚洲文化的多样与包容。日本花样滑冰选手的精湛技艺,韩国短道速滑队的默契配合,哈萨克斯坦冰球队的顽强拼搏,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运动员同场竞技,赛场内外洋溢着友好、和谐与包容的氛围,各国运动员和观众共同沉浸在冰雪的欢乐中,表现出亚洲人民对团结、和平和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热切向往与追求。

创新是发展的动能,亚冬会为亚洲各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赛事组织方面,中国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为各国运动员提供了高标准的竞赛环境。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中国的冰雪“冷资源”正在变成“热产业”,推动了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更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体验冰雪魅力,为全球旅游市场注入新动能。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人民币,这将为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开辟新赛道,提供新动力。

亚洲是世界多彩文明的汇聚之地,亚冬会为亚洲不同国家的民间交流和文明互鉴提供了重要平台。赛场内外,各国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开赛首日,短道速滑训练场迎来了“有爱一幕”。预赛结束后,中国队和韩国队没有上冰的队员在热身时上演了“中韩混接”的友爱互动,这一画面被网友记录,引发广泛点赞。马来西亚短道速滑运动员陈淑慧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参加亚冬会的行程,中国网友夸她“漂亮可爱”并送上祝福。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中国天坛祈年殿、泰国曼谷大皇宫、马来西亚双子塔、新加坡鱼尾狮等亚洲地标造型冰雕晶莹剔透,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泰国冰球队登上龙塔俯瞰哈尔滨城市全景,感受冰城魅力。亚冬会让亚洲各国人民的心更加贴近,彼此更加了解和信任,为促进亚洲地区的长期友好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本届亚冬会也是亚洲各国人民追寻中国式现代化足迹的重要平台。首先是科技赋能。亚冬会的开幕式和赛事组织充分展现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从精彩绝伦的灯光与创意表演,到先进的赛事转播技术和智能场馆设施,特别是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赛事中的广泛应用,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技创新永不停歇的脚步。亚冬会的场馆建设既体现了中国在冰雪运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成就,也为亚洲冬季运动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是绿色发展。除赛事场馆100%使用绿电外,本届亚冬会还引进了350辆醇氢电混汽车作为官方指定用车,这是甲醇汽车首次在国际活动中得到大规模使用。醇氢电混汽车使用甲醇作为液体燃料替代汽油,极大降低了车辆行驶中的碳排放,也可以确保即使气温低至零下20摄氏度也能环保、可靠出行。

第三是文化自信。亚冬会的会徽、吉祥物、开幕式表演等都融入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如以东北虎为原型的吉祥物“滨滨”和“妮妮”,丁香花造型的亚冬会主火炬,以及充满年味的冰灯、冰雕等,特别是结合了东北地方特色冰雪文化和“非遗”春节的年味儿元素,高速发展中的现代化中国文化自信得到充分显现。

第九届亚冬会是一场盛大的冰雪之约,它展现了亚洲文化的丰富多彩,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表达了亚洲人民对和平、发展、友谊的共同愿望和追求,承载着安宁和睦、繁荣发展、交融相亲的和美亚洲共同愿景,必将为亚洲各国携手应对安全挑战,共谋亚洲发展繁荣,推动文明包容互鉴,共筑亚洲美好未来注入强大推动力,同时也将为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新的亚洲贡献。(审核:李小华、戚易斌、卫芸辉)

【责任编辑: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