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阐释评论

奋楫笃行,共创未来——2024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年终述评(三)

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 责任编辑:卫芸辉 发布时间:2024-12-24

钟点,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2024年是国际格局深刻演变的一年,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奋楫笃行,取得重要成就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在历史关头守正创新,深化全方位外交布局取得新进展,促进大国关系总体稳定均衡发展,全面拓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网络,同发展中国家合作树立新典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宝贵的稳定性。

一、扎实推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

中国积极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维护国际秩序与全球稳定,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正能量。

中俄关系持续深化发展。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双方在高层互访、战略沟通和多边合作上成果丰硕。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多次会晤,双方就加强国际战略协作与双边务实合作达成重要共识。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俄保持高度战略互信,携手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展现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强大韧性和稳定性。

中美关系保持企稳态势。中美双方多次进行高层对话,特别是中美元首利马会晤,备受国际社会瞩目。习近平主席深刻总结过去4年中美关系的七条经验和启示,强调中美要继续探寻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中方愿同美国政府继续保持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努力实现中美关系平稳过渡,造福两国人民。

中欧关系稳步发展。习近平主席与欧洲国家主要领导人保持密切沟通,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比利时、荷兰、德国等多国领导人访华,围绕全球经济复苏、数字经济、绿色能源与供应链稳定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就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看法,凝聚合作共识。

二、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

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利益融合更加紧密,友好互信不断深化。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积极深化与周边各国的务实合作,在政治、经济与安全等领域取得多项成果。

中国—东盟合作迈上新台阶。习近平主席同印度尼西亚、越南、新加坡、柬埔寨、泰国等东盟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围绕多双边务实合作深入交流。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持续深化,特别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完成3.0版升级谈判,将有力促进贸易便利化及包容发展。中国同东盟各国还持续加强在澜湄、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下的协调沟通,促进地区国家团结合作。

中日韩合作开启新征程。2024年是中日韩合作启动25周年。三方举行了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时隔4年多再次举行三国领导人会议,标志着三国合作的重启和再出发。会议通过了《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联合宣言》等成果文件,在东盟与中日韩(10+3)等多边框架内保持密切沟通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中国—中亚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和中亚国家领导人多次会晤,乌兹别克斯坦总统访华,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有力促进双边及区域各领域合作。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正式启动运营,为促进多边合作提供有效平台。中国—中亚务实合作不断深化,特别是中吉乌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正式签署,地区互联互通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阿斯塔纳峰会通过《阿斯塔纳宣言》等成果文件,进一步推动区域安全与共同发展。

中国—南亚关系稳步推进。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领导人分别访华,与中方签署多个领域合作文件。习近平主席同印度总理莫迪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期间举行双边会见,就改善和发展中印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为中印关系重回稳定发展轨道指明了方向。

此外,今年是中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同澳大利亚、新西兰高层互动频繁,达成多项合作共识,推动中澳、中新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三、汇聚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团结潮流

中国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通过一系列重大外交行动构建了更广泛、更深厚的发展中国家合作网络,增强全球南方国际话语权与自主发展能力,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中非合作迈向更高水平。9月,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与50多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共商发展大计,宣布未来3年开展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十大伙伴行动”,将中非关系定位整体提升到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为中非友好合作事业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峰会就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同非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对接,共同落实三大全球倡议等达成共识,发出了全球南方联合自强的时代强音。

中拉合作稳步提速。安提瓜和巴布达总理、多米尼克总理、苏里南总统等先后访华,习近平主席对秘鲁、巴西进行国事访问,同拉美国家领导人密集会见,中拉关系驶向更广阔海域。中拉“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要成果,中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大项目钱凯港开港,将带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整体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同巴西发展战略对接,将为中巴双方推进各自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撑,开启中巴构建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开启“大金砖合作”新阶段。2024年是“大金砖合作”元年,金砖国家举行了扩员后的首次领导人会晤,顺应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时代潮流,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注入新动能。本次领导人会晤通过的《喀山宣言》进一步强化政治安全、经贸财金、人文交流“三轮驱动”合作,构建更具代表性、更加公平的国际秩序,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为金砖合作机制进一步发展指引了方向。

此外,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太平洋岛国务实合作不断推进。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在京举行,双方签署一系列合作文件,为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太平洋岛国多国领导人密集访华。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同中方新建双边命运共同体,推动双边合作提质升级。

四、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2024年,中国以稳健而主动的姿态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在经济、金融、贸易、数字、生态等领域提出完善全球治理的理念主张,进一步凝聚国际共识,促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呼吁坚持多边主义和开放型经济大方向,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着力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中国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新一代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自全球发展倡议提出3年多来,已经动员近200亿美元发展资金,支持实施1100多个项目。

推动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国积极就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劝和促谈。中国和巴西联合发表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并会同有关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起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为实现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铺平道路。巴以冲突升级以来,中方呼吁尽快停火止战,加大人道救援,倡议召开更大规模、更具权威、更有实效的国际和会,制定落实“两国方案”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并成功推动巴勒斯坦各派来华举行内部和解对话,签署《北京宣言》。中方支持叙利亚境内尽早实现和平,落实安理会第2254号决议,按照“叙人主导、叙人所有”原则推进国内政治进程,通过包容性对话找到符合人民意愿的重建国家方案。

推动完善全球气候治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中发挥建设性引领作用,全面参与大会各议题谈判磋商,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确定性。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和引领数字、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全球治理,提出《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展现中国统筹发展安全、完善数字治理、践行多边主义的坚定决心;举办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并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促进技术赋能人类社会发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24年的中国外交,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坚持自信自立、开放包容、公道正义、合作共赢,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未来,中国将继续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中国外交将继续谋大事,担大义,行大道,努力促进世界的和平安宁和人类的共同进步。

审核:李小华 戚易斌 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