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南方”崛起助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024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年终述评(一)
郑海振,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2024年,中阿、中非、中拉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扩员后的“大金砖”峰会、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相继在俄罗斯、秘鲁、巴西举行,“全球南方”在世界版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在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团结协作的“南方力量”正不断汇聚,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过程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第一,“全球南方”的发展壮大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进一步推动了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进程。“全球南方”概念的兴起与发展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重要性上升的结果,反映出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全球南方”逐渐发展为国际事务中难以忽视的重要力量,打破了长期以来国际事务由西方国家主导的格局。2024年10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在俄罗斯喀山举行。扩员后的“大金砖”占全球人口近一半、全球贸易1/5,经济总量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超七国集团。作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大金砖”为“全球南方”更好加强合作、凝聚共识提供了平台。面对不公平的国际秩序,经济实力不断增长且拥有更广泛代表性的“大金砖”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意愿和能力持续提升,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强劲动力。
第二,“全球南方”积极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作出积极贡献。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必由之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贸易繁荣、投资便利、人员流动、技术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但是近年来,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内病外治、转嫁矛盾等现象令人担忧。“全球南方”通过扩大相互间的经贸往来,深化区域合作等举措维护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方向。过去30年,发展中经济体内部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量的比例从10%增长到26%,预计到2032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增长到32%。海关总署公布的前三季度外贸数据显示,金砖国家占全球贸易的份额超过20%,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进出口增长了5.1%,并且在工业、农业等多领域实现贸易互补。在推动国际金融架构改革上,“全球南方”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APEC会议上,在发展中国家成员的努力推动下,成果文件之一《马丘比丘宣言》重申将继续推动世贸组织改革,完善其职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金砖国家联合发布的《喀山宣言》也重申有必要改革现行国际金融架构,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变化。
第三,“全球南方”有力推动了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变革,为解决热点问题提供了更多思路。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地区冲突此起彼伏,国际战略竞争日趋激烈,严重危害世界和平与稳定。“全球南方”不断加强战略合作,寻求应对热点问题的创新途径,为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变革汇聚正能量。今年5月,中国和巴西联合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为停火止战创造条件,已得到超过110个国家的积极回应。9月,中国和巴西会同有关“全球南方”国家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包括南非、印度、埃及在内的17个“全球南方”国家代表出席,旨在团结更多力量,为推动停火止战、实现持久和平作出“全球南方”国家的努力。针对巴以冲突问题,金砖国家在《喀山宣言》中强调,要通过调解、对话协商等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争端,迫切需要在加沙地带全面永久停火。
第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联合自强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世界各国树立了良好示范。近年来,个别国家固守霸权思维、零和博弈等旧观念,采取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措施,导致全球治理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失灵,多边机构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全球南方”团结合作,提出“南方方案”,发出“南方声音”。2023年9月,非盟成为G20正式成员,中国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G20的国家。在中国的倡议推动和其他“全球南方”成员的支持下,本届G20峰会还在宣言中首次作出“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加快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明确承诺,为“全球南方”更好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今年APEC会议在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普遍关心的发展议题上取得积极进展,有效促进了“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提高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能源转型等可持续发展议题的能力。
“全球南方”的群体性崛起是世界大变局的鲜明标志,代表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和大方向。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心系“全球南方”、扎根“全球南方”,将携手“全球南方”共谋发展,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汇聚共识和力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审核:李小华、戚易斌、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