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阐释评论

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戚易斌 发布时间:2024-12-07

张玉环 钟点,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

得人心才能聚合力,利天下才能成伟业。习近平主席近日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重大成就,科学分析“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形势,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共建“一带一路”的信心底气。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着眼人类前途命运和整体利益,因应全球发展及各国期待,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始终保持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当作为。

增强安全意识,筑牢共建“一带一路”的安全基石。近年来,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恐怖主义等风险给“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增加诸多不确定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必须妥善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有效克服地缘冲突影响。要通过开展安全领域双多边合作,加强对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和人员安全保障,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安全。

强化系统观念,统筹共建“一带一路”的各项工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周期、跨国界、系统性工程。要统筹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统筹巩固传统领域合作和稳步拓展新兴领域合作。做好统筹的大文章,使各项工作密切协同、形成合力,才能不断拓展更高水平、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共同发展新空间。

担当大国责任,共享共建“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自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各共建方成立了20多个专业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推动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

共建“一带一路”之所以能克服困难,取得一系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关键就在于其顺潮流、惠民生、利天下,高度契合了沿线国家民众渴望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共同愿望。未来,要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完善新兴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完善投融资多元化保障机制,完善高水平国际传播机制,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更好地惠及沿线、造福世界。

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实践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是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中国将继续以胸怀天下的大国担当,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与各方一道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

《解放军报》(2024年12月7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