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山河锦绣,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5周年华诞。
75年砥砺奋进,75年沧桑巨变。中国创造无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75年携手同行,中国不仅发展自己,也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一个自信、开放、包容的中国,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金钥匙”,开启携手世界共同发展的“机遇之门”。
今日之中国,正携手世界在迈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加速奔跑,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携手合作 书写发展新篇
“中国人民愿携手世界各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
75年来,世界上有很多与中国人民志同道合、风雨同舟的老朋友、好朋友。在中外人民友好事业的亲历者、见证者眼中,从硝烟中走出的新中国,以坚定不移的和平发展道路,以日新月异的发展奇迹,不断书写同世界合作共赢、相知相交的新篇章。
“今天的中国昂首阔步走在发展道路上,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中国的前进步伐。”89岁的俄中友协第一副主席加林娜·库利科娃这样说。
2019年,库利科娃获得习近平主席亲手颁发的“友谊勋章”。多年来,她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亲眼见证这片土地的发展成就和同世界的紧密联系。
库利科娃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系列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彰显出,中国不仅致力于自身发展,更携手各国共同发展,为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10月2日是中俄建交75周年纪念日。“我看到俄罗斯年轻人对中国和发展俄中关系的澎湃热情,也经常鼓励他们多学中文、了解中国。”库利科娃期待着,俄中两国更多年轻人传承友谊,积极投身两国务实合作,共同促进两国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今日之中国,经济总量逾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成就赢得广泛赞誉,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聚焦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鼎力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减贫事业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胸怀天下,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我向繁荣、和平的中国致以衷心的祝贺,中国有理由为自己的历史、文化而自豪,为自己对世界和平与合作所作贡献而骄傲。”来自美国艾奥瓦州马斯卡廷的盖瑞·德沃切克告诉记者。正是习近平主席同马斯卡廷人民的亲切交往,开启了盖瑞的中国情缘。
2019年2月14日,在美国马斯卡廷,当地观众在演出结束后与扮演孙悟空的中国国家京剧院演员合影。当晚,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编钟国乐团和中国国家京剧院一团的艺术家们联袂奉献的“欢乐春节”大戏在这里上演。新华社记者 汪平 摄
“中国取得了惊人的进步。”盖瑞如今已在中国居住11年。从电子支付到智能出行,他直观感受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变化。让他感触最深的是,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人始终以开放的眼光和胸襟积极拥抱世界。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中国举办的进博会、服贸会、消博会,形成主场展会矩阵,持续擦亮“惠全球”的金字招牌;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扬帆出海,大大丰富国际市场供给;中国推出的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吸引大批外国旅客踊跃来华,亲眼见证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追求各国和谐相处、相互尊重。”古稀之年的英国老人丹尼丝·维尼前不久结束了首次中国之行。
二战期间,押运英国战俘的日军战俘船“里斯本丸”号被美军潜艇击中,中国渔民英勇施救。作为“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之女,维尼于2022年致信习近平主席,并获习近平主席复信勉励。
2023年8月15日,在英国伦敦,“里斯本丸”号幸存者丹尼斯·莫利之女丹妮丝·维尼在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放映活动上与主创人员交流。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在访华途中,维尼感叹中国社会的欣欣向荣,感受着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最难忘、最珍贵的收获是,她与其他幸存者后人一道,同中国渔民的后代相见、相聚,共同缅怀先人,又结下新的友谊。“我们和中国朋友的友谊是终身的!”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说:“我们要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努力促进世界和平安宁和人类共同进步。”迈向新征程的中国再次发出携手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时代强音。
凝聚力量 同行振兴之路
“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立国。”一百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如此说道。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龙岩至龙川高铁梅州西至龙川西段正式开通运营,中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
今日之中国,已将百年前的希冀和梦想变成现代化交通建设的累累硕果,铺就中国人民的“幸福路”,也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能在自己的国家乘坐高铁,感觉真是不一样。”印度尼西亚国家通讯社安塔拉通讯社总编辑伊尔凡·朱奈迪告诉记者。
一年前的金秋十月,中国和印尼两国元首共同为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揭幕。近一年来,雅万高铁已运送旅客500万人次,为来自157个国家和地区的25万人次旅客提供服务。
2024年9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德卡鲁尔站站台,雅万高铁运维联合体运营系统机务部动车组司机张跃(左)和印尼高铁司机交谈。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雅万高铁是中国和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是印尼和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一年来,中印尼双方团队共同进行高铁运营管理,持续推动人才培养、技术转让。截至今年8月,中方团队已经完成对印尼第一批高铁动车组司机等岗位共160余名学员的资格培训,为印尼今后实现高铁自主运维奠定了基础。
“雅万高铁改变了印尼人的生活方式。”在中印尼高铁公司发言人埃娃·海鲁尼萨看来,中国的开放不仅体现在帮助其他国家建设基础设施,更体现在同合作伙伴分享技术、为其他国家培养高水平建设人才。
今日之中国,聚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从亚洲到非洲,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专业人才培养,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更多国家和更多人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果和实惠。
正在北京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肯尼亚女孩默茜·姆布鲁(中文名沐蕊),就是中国与肯尼亚携手发展的见证者和受益者。2017年建成的蒙内铁路是中肯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承建方中国路桥公司同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展项目,为肯尼亚培养交通领域专业人才,沐蕊正是其中一员。她2022年完成在北京交通大学的本科学习,到蒙内铁路工作,两年后为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又返回中国深造。
2023年5月23日,在肯尼亚内罗毕,非洲之星铁路运营公司机辆部的火车驾驶员蒋立平(右)与学员霍勒斯从一辆印有“连接国家 走向繁荣”标语的蒙内铁路机车旁走过。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她曾与其他肯尼亚留学生及校友代表一道致信习近平主席,表示非常高兴来到中国学习铁路运营管理知识,希望当好肯中友好的桥梁,为提升两国友谊与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写道,“我高兴地看到,你们因这条‘幸福路’与中国结缘,是中肯和中非友好合作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建设者和传播者。”
沐蕊说:“我的梦想就是,把在中国所学应用到未来的工作中,把肯尼亚建设得更美好。”
今日之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并以开放之姿、奋进之态与世界各国在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道路上携手向前。
今年9月,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在北京见证了中国玻璃、山东滨化等6个项目签约入驻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预计项目投产后将为埃及当地创造3000多个就业岗位。“埃及正从同中国共享发展成果中获益,”马德布利说,“埃及渴望进一步发展这种关系,期待与中国合作实施更多合作项目。”
在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总局主席瓦利德·贾迈勒丁看来,中国给埃及带来建设发展工业区的专业知识、技术和装备,吸引大批中国企业,填补产业空白,助力埃及工业化发展。
中国的世界故事,“发展”是永恒主题。从蒙内铁路、雅万高铁到中老铁路,一条条“幸福路”助力地区互联互通。从中欧班列、中欧陆海快线、西部陆海新通道到连云港-霍尔果斯新亚欧陆海联运,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持续拓展。一座座光伏电站、风电站,为巴西、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提供清洁能源……
这是2024年6月7日在巴西皮奥伊州拍摄的马兰加图光伏电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 摄
世界的中国故事,“机遇”是关键词。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塞尔维亚河钢斯梅戴雷沃钢厂,在同中方的合作中重获“新生”。中国菌草技术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鲁班工坊为多国培养现代化人才,中国智慧、中国技术将赋能个人成长同携手各国发展紧密相连……
2023年7月10日,“东方比雷埃夫斯”号大型集装箱船抵达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新华社发
2024年7月3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鲁班工坊赴华留学生展示录取通知书。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今日之中国,已向160多个国家提供发展援助,同150多个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同100多个国家和联合国等多个国际组织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合作,在互利共赢中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激发发展动能,并肩逐梦民族振兴。
联合自强 推动全球南方现代化
“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送上最诚挚的祝贺。”埃及第一大报《金字塔报》总编辑马吉德·穆尼尔说,“今天的中国不仅是一个经济大国,更是一个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力的大国。”
他由衷赞叹中国将自身现代化经验同全球南方国家分享,认为“这正是中国特色”。
今年8月,在给非洲50国学者的复信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一个追求和平发展、矢志改革开放的中国不断发展壮大,必将进一步增强世界和平与国际正义的力量,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特别是‘全球南方’发展振兴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实现现代化是全球南方国家的重要目标,中国则是全球南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合作伙伴。”《哈萨克斯坦实业报》主编科茹姆巴耶夫说。
这是2024年6月25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谢列克风电场拍摄的风机。新华社记者 白雪骐 摄
在马达加斯加的纸币上,印有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图案。17年前,袁隆平院士的团队来到马达加斯加,指导发展杂交水稻,帮助该国成为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非洲国家以及第一个实现杂交水稻全产业链发展的非洲国家,帮助该国向实现粮食自给自足迈出一大步。
今年9月,来华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专程到湖南考察杂交水稻种植,希望“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2023年5月12日,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附近的马义奇镇,中国杂交水稻技术专家胡月舫(右三)在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非洲分中心的试验田里和当地农民一起收获水稻。新华社发 西塔卡·拉乔纳里松 摄
和拉乔利纳一样,众多来自全球南方国家的领导人,借此机会深入中国各地参观访问: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前往深圳参观,感知中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到访湖南村庄,考察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塞内加尔总统法耶访问山东,了解农业技术、农机装备等方面先进经验……他们期待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案中,探寻推进本国发展的经验。
“中国为很多国家选择发展道路提供启迪,成为全球南方国家一个重要的现代化样板。”俄罗斯《劳动报》副总编辑米哈伊尔·莫罗佐夫说。
莫罗佐夫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观察和研究中国,从开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科技等多领域发展,他认为,中国治国理政的经验值得全球南方国家借鉴,“这将为全球南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重要动力”。
利比里亚司法部行政助理琳达·塔里恩正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发展与治理专业硕士学位。一年多来,她系统学习了中国在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这些对利比里亚的经济和社会治理大有裨益。”塔里恩说,中国分享发展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推动全球南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历史的接力一棒接着一棒向前奔跑,人类进步事业在对时代之问的回答中一程接着一程向前迈进。在今年6月举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再次阐明中国的答案、时代的答案:“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有力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大道众行远,携手启新程。站上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继续为和平发展尽力,为团结进步担当,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合作共赢的精神,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挑战,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字记者:赵嫣、乔继红、刘恺、于艾岑、叶平凡、姚兵
海报设计:姜子涵
统筹:韩梁、孙浩、张代蕾、董龙江、韩冰、李任滋、王超、王洁、肖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