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3832 8013839
习近平出席巴西总统卢拉举行的欢迎宴会
首页 > 外交研究 >

全球发展倡议赋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来源:当代世界 责任编辑:卫芸辉 发布时间:2024-08-23
全球发展倡议赋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张贵洪,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内容提要

全球发展倡议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系列公共产品之一,既有理念的倡导,又有行动的指向,具有共同性、合作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全球发展倡议通过强化发展理念、明确发展原则、聚焦发展行动,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发展倡议可视为推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国方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则为推广、践行全球发展倡议提供国际平台。对接、共建和示范,是全球发展倡议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赋能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全球发展倡议 国际公共产品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21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首次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倡议的核心内容是“六个坚持”,即坚持发展优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坚持创新驱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行动导向。“六个坚持”是推动全球发展和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是对国际发展理论的丰富、发展和创新,对推动构建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球发展倡议为疫情后可持续发展议程重回正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之下撬动全球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2023年9月18日,为期两天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会议通过旨在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治宣言。图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峰会上讲话。(新华社图片)

 

全球发展倡议作为新型国际公共产品的特点

全球发展倡议是一个兼具理念引领和行动导向的新型国际公共产品,具有共同性、合作性、包容性、创新性等特点。

一是共同性。全球发展倡议面向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所要解决的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需要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所有国家的共同发展,旨在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虽然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国情和发展水平,但都面临许多不受国界限制的共同问题和挑战,如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乏力、气候变化和环境危机、发展不平衡和不平等、公共卫生问题、能源和粮食安全问题等。这些问题需要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共同努力,制定和实施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同时,各国也存在共同的发展机遇,如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经济、教育变革和技能提升等,同样需要各利益攸关方携手合作将这些发展机遇转化为发展成果。共商共建共享,是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内在要求。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发展,致力于促进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包容性发展,确保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国内社会和国际层面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实现不同群体、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共同发展,构建一个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担责任、共创繁荣的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二是合作性。全球发展倡议突出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无论是全球发展面临的众多跨国性问题,还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相互依赖和脆弱性问题,都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国际合作是解决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安全以及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等结构性问题的关键。国际合作也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交流、分享知识和创新成果的唯一路径。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合作促进发展、发展支持合作。除了传统的贸易、投资、金融等合作,国际社会更需要发展领域的知识、技术、经验交流与合作,助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脆弱国家”的发展。同时,发展是合作的动力,通过发展援助、技术转让和各种投资减少全球不平等,构建更加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全球发展倡议明确了合作发展和发展合作的重点领域。针对全球发展面临的难题,全球发展倡议坚持行动导向,重点推进减贫、粮食安全、大流行病应对、发展融资、气候变化、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八大领域合作,从而为合作发展和发展合作明确了方向和路径。

三是包容性。全球发展倡议聚焦发展伙伴、民生人权、支持“脆弱国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的包容性,是联合国倡导的包容性多边主义的具体体现。包容性发展强调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和社会包容,以确保人们不会因为特定的身份特征或社会地位而受到排斥或歧视。2015年世界各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作出的“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承诺就体现了这种包容性。实现人人共享的包容性发展,是解决不平等、消除冲突根源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政策和行径固化了全球发展中不公正和不合理的安排,是造成国际关系不平等和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同时,新冠疫情、气候变化、政局动荡、地缘冲突和新兴技术应用,进一步加剧国内和国际社会的贫富差距与南北发展鸿沟,造成新的不平等。只有通过制定和实施包容性的法律和政策,建立和创造包容性的制度和环境,开展广泛的社会对话、公民参与和全球合作,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发展不平等、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和“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目标。

四是创新性。全球发展倡议提出全球发展的创新理念、原则、路径和战略,对百年变局中全球创新发展的未来具有指导性意义。首先,全球发展倡议提出创新的理念。全球发展倡议第一次系统地倡导发展优先、以人为本、普惠包容、创新驱动、和谐共生等发展理念,明确了全球发展的第一要义、根本遵循、核心取向、动力来源和内在要求。这些创新理念既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思考和经验总结,也是就全球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的前瞻性解决方案。其次,各方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作出许多创新性的机制安排。除了“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中方还专门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作为宣介理念、创新方式、汇聚资源、促进行动的共享平台。同时,各方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已初步形成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高级别会议、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全球发展数字宣介平台、项目库和创新培训基地以及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等多元化合作机制。再次,开展创新和务实的举措和行动。在2022年6月举行的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上,中方宣布了32项落实倡议的举措。在2023年7月举行的金砖国家同非洲国家及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上,中方宣布将推出100亿美元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在2023年8月举行的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首届高级别会议上,各方通过了《全球发展项目库准则》和《全球发展项目库筹资准则》。项目库有1000多个项目,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项目有500多个,同20多个国际组织在60多个国家实施了140多个三方合作项目;为发展中国家举办1000多期能力建设项目,培训各类人才4万多名。同年9月,全球发展倡议合作成果展示高级别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总之,在机制、资金、能力、平台、项目等方面,全球发展倡议的落实都有创新性的进展和成果。

2024年7月12日,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第二届高级别会议在北京举行。图为与会嘉宾在开幕式前交流。(新华社图片)

 

全球发展倡议为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能

2023年9月18—19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也称“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审查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的落实情况,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指导,并通过了政治宣言。

根据《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3:特别版》,在可评估的大约140个具体目标中,只有15%的具体目标位于实现目标的轨道上,48%的具体目标中度或严重偏离目标轨道,37%的具体目标停滞或倒退到2015年基线以下。可见,按照现有的进展速度,多数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无法如期实现。

造成可持续发展议程脱轨和落实缓慢的因素多样而复杂。新冠疫情是最直接的原因。在可持续发展议程前半期的近一半时间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不得不集中资源应对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而无法同时顾及落实其他目标。气候变化影响全球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超出人们的预料,气候目标已偏离轨道。世界气象组织指出,气候变化损害了几乎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大国战略竞争和地缘政治冲突则使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也扭转了全球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公共卫生危机、气候变化挑战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加快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需要新动能。全球发展倡议通过强化发展理念、明确发展原则、聚焦发展行动,有助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是强化发展理念。全球发展倡议与可持续发展议程共享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引领国际社会合力行动奠定理念基础。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发展优先,提出要将发展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从而进一步强化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优先,有助于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理念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疫情后全球发展出现的新特点和新挑战,以及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过程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全球发展倡议提出“六个坚持”。这既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验的高度总结,又具有明确的全球视野,是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核心理念的延伸,并且更加具体务实。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供了以人为本的全球发展新范式。以人为本的发展范式贯穿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参与全球发展合作的全过程,中国的现代化路径和方案具有全球性意义,蕴含普遍性经验和智慧。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将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不竭动力。

二是明确发展原则。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首次提出“5P”发展愿景,即人类(people)、地球(planet)、繁荣(prosperity)、和平(peace)、伙伴关系(partnership),以及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这实际上是要构建一个和平安全发展、经济包容发展、社会稳定发展、环境协调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一个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平衡充分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和一个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命运共同体。但如何实现发展愿景,如何构建发展命运共同体,如何指导各成员国和其他行为体落实发展目标,还需要相应的发展原则。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普惠包容、创新驱动、和谐共生等发展原则,为实现发展愿景和目标提供了行动指南。如坚持普惠包容,就是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构筑共享型发展空间;致力于打造高质量全球发展伙伴关系,聚合高质量发展资源;致力于推动新时代国际发展合作,培育内生式发展动能。又如坚持创新驱动,旨在加速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和制度创新,加快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推动现代产业发展,弥合数字鸿沟,加快低碳转型,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再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加快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完善全球环境治理,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三是聚焦发展行动。全球发展倡议提出坚持行动导向,重点推进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八大重点领域合作。八大领域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第1、2、3、8、9、10、12、13、15、17项高度契合,是对可持续发展目标关键领域的重要承接,有利于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以来,在发展资源投入、机制平台搭建、合作项目推进和发展知识共享等领域取得务实进展。中国金融机构推出100亿美元专项基金,专门用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中国推动在联合国成立“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已有8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是参与、支持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一个多边机制,也是成员国与联合国发展系统共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的有效平台。中国专门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负责具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开展项目合作。中国向世界分享《全球发展报告》《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全球发展倡议落实进展报告》《全球发展倡议实践成就与世界贡献》等综合性和专题性报告,为世界提供宝贵的发展公共产品。2024年7月举行的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第二届高级别会议达成50项共创未来行动计划成果清单,进一步体现了全球发展倡议从凝聚共识到聚焦行动的积极进展。

 

全球发展倡议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赋能的路径

全球发展倡议可视为推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国方案,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则为推广、践行全球发展倡议提供国际平台。一方面,全球发展倡议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新动能和可持续性;另一方面,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则为全球发展倡议提供践行和示范共同发展、共享发展、包容发展、创新发展、共生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对接、共建和示范,是全球发展倡议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赋能的主要路径。

第一,全球发展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理念、目标、战略上高度契合和互补。通过多层、多元、多维对接可推动全球发展倡议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之间的协同增效,使全球发展倡议真正成为全球发展的助推器、稳定器和加速器。一是核心理念对接。全球发展倡议的“六个坚持”所体现的发展优先、以人为本、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理念,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全契合,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二是领域对接。全球发展倡议提出的八大重点领域合作,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子目标进行对标和对接,更有效地整合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三是机制对接。国际层面的机制对接是把全球发展倡议的各项国际合作机制纳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相应机制体系,实现两者的协同推进。如中国有关部门可与联合国相关机构就共同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国家层面的机制对接是通过双多边合作,提供专业知识、信息和技术支持、国际标准和规范等。联合国发展系统的国家工作队和驻地协调员对相关国家的当地情况和需求更为了解,与其对接有利于全球发展倡议项目降低风险,取得更大成效。全球发展倡议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机制对接,秉持共商共建原则,遵循多层推进路径,整合已有机制倡议以协同增效。

第二,积极推动和加强同国际组织合作共建,探索全球发展倡议赋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有效路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全球性,对国际组织的工作有指导性。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倡议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共同推进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截至2023年8月,中国已与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与国际组织合作共建既是“一带一路”的创新实践,也可以助力全球发展倡议实现议程化、多边化、规范化、机制化、实效化,从而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路径。全球发展倡议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强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与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合作共建。联合国有十几个专门机构,在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科学、卫生等专门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全球发展倡议八大重点领域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卫组织、工发组织、国际电联、教科文组织、农发基金等最为紧密,这些机构应为重点共建对象。二是与联合国驻华系统的合作。联合国23个驻华机构是中国推进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合作伙伴,为南南合作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除了上述专门机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署、全球契约组织等驻华机构也应成为全球发展倡议的共建重点。三是与地区国际组织多边机制的合作共建。共建重点是东盟、非盟、七十七国集团、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可开展战略沟通、政策对话、专题研讨、主题推介、成果展示等活动。

第三,坚持示范先行,出台具体方案并加以推广,为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指引。为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取得更好成效和实现更大收获,可以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培育“领头羊”,推出旗舰项目,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全球发展倡议重点聚焦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可采取政府、社会、联合国发展系统等多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的方式,围绕八大重点领域,选择在若干国家建设全球发展倡议和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在八大重点领域开展示范项目,可直接或间接助力可持续发展相关目标的推进。如消除贫困,既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也是全球发展倡议的首要目标。全球发展项目库首批50个务实合作项目中,超过一半的项目与减贫相关。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正在实施的“小而美”减贫项目、国际减贫和乡村振兴主题培训项目、东亚减贫示范合作项目,以及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其“贫困和不平等”标志性解决方案下开展就业、卫生、普惠金融、能源可及性的政策研究以及小型示范项目,对世界范围内实现消除贫困目标具有引领效应。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国际组织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20AZD099)的阶段性成果,并得到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的支持】

《当代世界》(2024年 第8期)

【责任编辑: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