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3832 8013839
习近平结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秘鲁、巴西国事访问回到北京
首页 > 外交研究 >

破解“泛安全化”困境 携手维护国际共同安全

来源:当代世界 责任编辑:卫芸辉 发布时间:2024-07-11
破解“泛安全化”困境 携手维护国际共同安全

刘建超,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2022年4月21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新华社图片)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各国安全焦虑上升。在此背景下,共话全球安全,共商应对之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国际安全形势令人担忧,既来自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叠加影响,也源于人工智能、气候变化、太空极地等带来的潜在挑战。特别是一些国家以应对安全风险和挑战为由,泛化安全概念、模糊安全边界、渲染安全威胁,打地缘博弈的“小算盘”,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进一步激化了全球安全复杂紧张态势。

“智者不背时而徼幸,明者不违道以干非。”面对“泛安全化”,我们要全面、完整、准确地剖析其实质、成因与影响,以良知、理性、智慧作出正确的判断与抉择。

“泛安全化”泛化滥用安全概念。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人类社会空前高度融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颠覆性科技创新,安全的内涵和外延的确较以往更为丰富,时空和领域也更为宽广,不断超越我们熟知的传统政治安全、军事安全范畴。这就要求我们以全球化时代人类命运安危与共的新思维去看待安全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安全至上,以“安全挂帅”,泛化延展安全边界,混淆其与发展、治理等问题的界限,甚至采用排他性、对抗性的思维、方式和手段,把经贸、科技、人文等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这不仅无益于化解安全风险挑战,还会让矛盾更为尖锐突出,给国际和平稳定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

“泛安全化”执着追求绝对安全。地球只有那么大,各国是搬不走的邻居、离不开的伙伴。没有脱离共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脱离普遍安全的绝对安全。只有大家都安全,世界才能真正安全。任何国家都不能为追求所谓“绝对安全”,将本国安全凌驾于别国安全之上,把自己家的篱笆扎到别人家门口,牺牲别国安全利益、挤压别国安全空间;更不能妄图按照自己的标准塑造别国的安全环境、设立国际安全规则、构建国际安全机制。这不但不能解决自己的安全关切,还会引发新的冲突对抗,让自己和世界更加不安全。

“泛安全化”侵蚀共同发展根基。安全与发展互为依托,不可分割。各国在全球性资源配置、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发展,既有助于根除风险滋生的土壤,提升共同维护安全的能力,夯实可持续安全的基础,也有利于密切各国联系,加深相互依存,为全球安全稳定提供重要保障。“泛安全化”忽视了安全与发展之间的联系,将相互依存视为威胁,试图通过封闭孤立打造“世外桃源”。以“去风险”为由打造“小院高墙”、推行“脱钩断链”,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割裂了全球市场,扰乱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不仅损害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益,也不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福祉,降低了全球发展的安全性和全球安全的可持续性。

“泛安全化”加剧全球安全困境。就国家层面而言,盲目推行“泛安全化”政策,造成了战略资源的错配和浪费,削弱了保障自身关键领域安全的能力。就国际层面而言,“泛安全化”蔓延泛滥,严重损害了各国的理解互信,增加了彼此的隔阂猜忌,导致国家间竞争升级,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使安全困境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世界陷入“泛安全化陷阱”,将加剧国际社会集团化阵营化对抗化态势,干扰各国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努力,增加“擦枪走火”引发对抗冲突的风险。这不仅严重破坏国际安全秩序,更使世界笼罩新的战争阴云。

2024年4月4日,中国第22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多功能工兵分队与同在黎维和的法国营进行扫雷排爆工作经验交流。(中新社图片)

树立正确的战略认知是解决全球安全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历史早已证明,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中,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从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利益出发、从全人类的共同福祉出发,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安全领域的生动实践,引导我们树立新型安全观的正确认知,也为引领全球安全治理指明了方向。为此,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要树立共同安全的理念。“夫国之存也,邻国有焉;国之亡也,邻国有焉。”我们要准确把握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的内在逻辑,深刻认识自身安全是促进共同安全的前提,共同安全是实现自身安全的条件,摒弃独享安全、绝对安全的过时理念,从根子上消除“泛安全化”滋生的土壤。要秉持安全不可分割的原则,努力把安全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维护共同安全的共识。要以更加深入全面综合的视角考量安全问题,尊重每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照顾每一个国家的合理安全关切,实现真正持久的共同安全、普遍安全。

二要秉持开放包容的原则。安全不是地缘政治竞争的工具,不是打压排挤别人的手段,不是追求国际主导权的借口。我们要坚决反对打着所谓“维护安全”的旗号,侵犯他国主权、遏制别国发展、破坏国际和平稳定的行径。要以公平正义为基础,确保每个国家在维护生存、追求安全、实现发展方面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努力为普遍安全、共同发展创造有利环境。要摒弃意识形态的偏见,打破封闭排他的“小圈子”,让每个国家特别是广大“全球南方”国家都参与全球安全事务,共享权利、共担责任,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要以开明、开放的态度对待一切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倡议,支持各方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行动,参与各种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制度安排,为维护共同安全提供更多正能量。

三要强化团结协作的导向。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当前国际安全问题传导性、联动性、跨国性日益突出,我们要坚持伙伴而非对手的定位,坚持合作而非竞争的关系,最大限度汇聚促进国际安全的合力。要培育合作意识,着眼人类共同利益,努力以合作谋安全、谋稳定。要拓展合作空间,从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低敏感领域着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持续积累共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国际安全合作内涵。要创新合作方式,立足实际、面向未来,通过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发表声明、签署文件、建立机制、搭建平台等方式,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要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推动各国自觉履行义务、兑现承诺,推进国际安全合作行稳致远。

四要坚持对话协商的途径。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全球安全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处理。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立足世界格局变化,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的基础上,应对全球性挑战。面对人工智能等新兴安全领域难题,要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找到兼顾各方诉求、包容各方利益的切实可行方案,尽快补齐全球安全治理短板。大国在解决全球安全问题上肩负关键责任,更要有大国的样子,展现更多的担当。要带头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为全球战略稳定和世界和平注入更多确定性、稳定性。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和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更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中国坚决捍卫自身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也时刻把世界和平发展放在心上,始终做守护人类和平安宁的中坚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将一如既往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致力发展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和衷共济、携手前行,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未来!

《当代世界》(2024年 第7期)

【责任编辑: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