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一,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1956年,毛泽东同志撰文指出:“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番论述不仅体现了毛泽东同志的国际眼光和世界胸怀,更体现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对于身处的这个世界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
1957年,在向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作报告时,周恩来同志指出:“我们的国家自从开国以来在国际事务中一贯奉行的政策,就是争取世界局势的和缓,争取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同我们的邻国和平共处。”
70年前,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纳入中印、中缅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这正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对于人类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非殖民化运动兴起,亚非拉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倡导提出的,既是新生国家渴望建立平等国际关系强烈愿望的集体表达,更是针对如何维护和平、捍卫主权给出的历史答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诠释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赋予了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所有国家主权一律平等,反对任何国家垄断国际事务。这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捍卫国家主权和独立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摒弃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壮大了反帝反殖力量,为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及国际争端开辟了崭新道路,也为新生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70年时光荏苒。如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当年共同倡导和支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也已经成长为“全球南方”这一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性挑战层出不穷,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代意义愈加凸显。
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们要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就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切实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要确保多极化进程总体稳定和具有建设性,就必须共同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共同坚持普遍认同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就是顺应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要求,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要坚决反对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坚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破解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难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们要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们要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发展中国家基于自身国情自主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提供了新的选择。
中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实践者。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一直并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审核:李小华、戚易斌、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