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一,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冷战思维、集团对抗、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严重破坏世界安全格局。乌克兰危机延宕,巴以冲突再起,红海局势紧张,阿富汗、叙利亚、苏丹、利比亚……在诸多曾经的热点地区,和平仍未到来。当今世界面临的众多安全挑战,究其根本,很大程度上缘于个别国家和国家集团企图以一己私利霸凌国际公理,用“小规则”扰乱大秩序。
《礼记•大学》中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利”乃利己,“义”则利他。悠远深邃的东方智慧告诉我们,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国之相交,首要的就是摆正“利己”之“利”与“利他”之“义”两者的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的深厚积淀为当前国与国相处指明的坦途正道。
在中国先贤的思想中,“利己”与“利他”从来都是一体两面、高度统一的。《孟子•梁惠王》提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中讲“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弟子规》强调“泛爱众”,都反映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和“兼爱”思想。人由“兼爱”而“和合”,世界因“兼爱”而“非攻”。“兼爱”就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非攻”就是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国之交亦当由“兼爱”“非攻”以至“和合共生”。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破解安全困境就要有“和实生物”的胸襟和气度。安全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福祉,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事关人类前途命运。面对当今世界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和挑战,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这“六个坚持”彼此联系、相互呼应、辩证统一,既是对新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发展,也是新形势下推进全球安全治理,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球安全倡议,立足安全,着眼发展,以实现各国人民福祉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球安全倡议及其概念文件指引下,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提出应对乌克兰危机的“四个应该”“四个共同”和“三点思考”;推动沙特、伊朗实现“北京和解”,带动中东地区形成更广泛的“和解潮”;发布《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进一步凝聚地区国家稳阿助阿的共识与合力;促成安理会通过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的首份决议,提供紧急援助缓解加沙人道危机;斡旋缅北冲突相关方在昆明举行多轮和谈,推动达成正式停火等一系列重要成果……作为负责任大国,危机面前,中国从不回避;公道面前,中国从不偏袒。中国始终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以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使命和兼济天下的深厚情怀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不私,而天下自公。仁者当为天下度。在改革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的问题上,中国不谋私利,坚定“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谋根本、谋大计,坚定推动全球发展迈向新时代,让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带给人类的各种安全风险和挑战,我们坚信,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只要各国携手同心、和衷共济,兴天下之利,就一定能够形成前进路上的强大合力,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基石更加稳固,引领人类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审核:李小华 戚易斌 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