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3832 8013839
习近平出席巴西总统卢拉举行的欢迎宴会
首页 > 外交研究 >

总体国家安全观“四大内核”的十年回顾

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 责任编辑:卫芸辉 发布时间:2024-04-16
分享到:
总体国家安全观“四大内核”的十年回顾

林宏宇,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10周年。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大势,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与当代中国国家安全实践以及中华战略文化相结合,于2014年4月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同年5月,笔者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与外延,在《人民论坛》杂志上发表题为《新国家安全观的四大内核》的文章,该文成为当时国内最早梳理总体国家安全观特点的理论文章之一。十年过去了,笔者依然以这四个内核为维度,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十年发展做一个梳理与回顾。

内核一:内外兼顾,以内保外

一般来说,各国的国家安全机制都有内外重点之分,多数西方国家的国家安全机制都以对外为重点,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即是如此。但从中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和运行特点来看,其机制特点却是内外兼顾,以内保外,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相互促进。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事物变化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基础,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所提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安机制布局重点的考量上,也充分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基本原理,把国内安全机制的设置放在首位,让负责国内事务为主的政府总理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作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副主席,且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中负责国内职能的部委领导数量明显多于涉外的部委,这可见对内安全机制的分量明显要大于对外。以国内安全稳定为本,内外相互促进的战略思路十分明确清晰。

十年来,这个内核特点更加完善与成熟,发展与安全两个大局并重的特点更加突出。对内重发展、求变革、保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争和平、促合作、寻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说,十年来在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绝对领导的前提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统筹全局,内外兼顾,发展与安全并重;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的辩证关系,有机统一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核中。

内核二:包容共赢,命运共同

日益繁荣与强大的中国,用更坚定的自信、更宽阔的胸怀与世界打交道。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个国家要谋求自身发展,必须也让别人发展;要谋求自身安全,必须也让别人安全;要谋求自身过得好,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笔者认为,这个“三要三让”的论述,不仅出于对中国自身力量特点的清醒认识,还在于对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利益及其实现方式的深刻理解。

十年来,以此“三要三让”立论为核心,强调包容共赢、命运共同的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观已构建成型,其最新成果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三大全球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文明倡议。这三大倡议进一步发展和提炼了包容共赢、命运共同的内核特性。唯有开放包容、共享多赢,尊重各地区和各国人民的愿望和选择,中国才能在世界上得到各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尊重,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和领导力才能得到持续提升。事实已经证明而且将继续证明,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中国越发展,越能给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和中国周边邻国带来实惠和机遇。强调包容共赢、命运共同,为全人类作更大贡献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崇高目标,已成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引领力和感召力不断增强的动因。

内核三:经济优先,核心不让

十年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关系依然是立体化的,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其基础仍然是经济因素。当前尽管面临严峻挑战,但中国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作为国际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塑造者”和“建设者”,中国仍是一个需要不断壮大和完善自身力量,尤其是经济力量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是唯一可行的、低风险的和平崛起方式。这生动反映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上。

但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在发展国家经济力量的同时,绝不会以牺牲国家核心安全利益为代价。当前百年变局正加速向纵深演进,中国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峻复杂的国家安全环境,面临着空前的外部安全压力,甚至是战争的压力,这对中国的和平崛起进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要想实现和平崛起,就要处理好战争与和平、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的,“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也就是说,在国家核心安全利益问题上,中国特色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明确的,那就是绝不退让。

内核四:义利并举,有所作为

中国的儒家传统强调重义轻利,义大于利,而西方现实主义传统则强调国家利益优先,利大于义。中国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则吸收借鉴了这两种价值观,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义利观”——义利并举、有所作为。中国既坚持道义原则,又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日益和平崛起的中国应对国际安全有所贡献。这就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第四个内核。

十年来,日益走近国际舞台中央的中国,在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上表现出了大国的原则和担当,敢说话,敢碰硬;表现出了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而断然大喝的勇气,和“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果断。但同时,我们既不被西方国家鼓吹的国际规则“道义”所忽悠,又不被过分抽象空洞的意识形态理念所左右,正视我们的现实国家利益诉求和国家安全考虑,义利并举,既坚持公平正义,又维护国家利益。

同时,在国际安全与合作、全球治理方面,中国积极作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要做好“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不管全球治理体系如何变革,我们都要积极参与,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提供制度保障”。因此,无论是成功斡旋沙特与伊朗矛盾、积极调停巴以冲突,还是进入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共建“一带一路”与日益发展壮大的金砖合作,都是中国对国际安全治理与发展合作的重要贡献,是贯彻义利并举、有所作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核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十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发展日益完善,已成为中国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指南。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我们需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抓住和用好中国发展新的战略机遇,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促进国际安全和世界和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审核:李小华、戚易斌、卫芸辉)

【责任编辑:卫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