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3832 8013839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首页 > 外交研究 >

携手共创人类文明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 责任编辑:戚易斌 发布时间:2023-12-14
分享到:
携手共创人类文明更加美好的未来

陈文兵,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日前,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300多位中外嘉宾出席。

习近平主席在致论坛的贺信中指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发展、历久弥新,不断吸取世界不同文明的精华,极大丰富了世界文明百花园。

今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宣布,中方将举办“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这是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支持民间交往”的一项重要举措。举办首届“良渚论坛”,就是中方落实这一承诺的具体行动,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和高度评价。  

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其存在年代为距今5300年到4300年之间,与世界其他三大文明处于同一个时代。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成功申遗,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中国的文明进化和埃及等其他古老文明是同步的,表明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主流学术界的认可。

首届“良渚论坛”的成功举办,特别是习近平主席为论坛致贺信,对进一步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特别是增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文明对话、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为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凝聚了力量。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承认文明的多样性,主张不同文明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取长补短。这一文明观立足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人民普遍交往的愿望,着眼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赓续,致力于化解不同文明间的矛盾冲突,是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各种文明的正确相处之道。习近平主席在致本次论坛的贺信中强调,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这表达了中方对办好本次论坛的殷切期望,对推动论坛参与方及世界各国在文明观方面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产生了积极作用。

二是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提供了范例。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实现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贡献了中国智慧。全球文明倡议一经提出,便引发国际社会积极反响,已被写入《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等文件。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天然伙伴,双方在本次“良渚论坛”上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关于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联合声明》。这是继今年10月在第十届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上就加强文明交流、呼吁和平对话、实现和平共处等进行深入探讨后,中阿在文明对话交流上的又一重大成果,为世界文明加强对话和合作提供了典范。

三是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增添了动力。共建“一带一路”既是基础设施的“硬联通”,也是规则标准的“软联通”,更是人文交流的“心联通”。十年来,“一带一路”框架内文化、教育、旅游、科技、减贫、体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习近平主席在致本次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论坛”平台,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在本次论坛上,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美术馆联盟和旅游城市联盟的代表,围绕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民心相通、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畅所欲言,分享各自见解和实践经验,为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架起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四是为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演变,国际上炒作“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的噪音不绝于耳,还有人蓄意渲染所谓“民主”与“专制”之争,夸大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在国家间制造分歧、分裂、对抗与冲突,严重威胁国际社会和平与安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站在全人类福祉的高度,提出文明交流互鉴重要主张,倡导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互学互鉴,共同进步,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致本次论坛的贺信中,习近平主席强调,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这一重要论述为推动构建世界文明交往新格局指明了正确方向。

审核:李小华 戚易斌 张丽颖

【责任编辑:戚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