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3832 8013839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首页 > 外交研究 >

中国全球伙伴关系全面深化——区域视角下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二)

来源: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网站 责任编辑:戚易斌 发布时间:2023-10-27
分享到:
中国全球伙伴关系全面深化——区域视角下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二)

张丹萍,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

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所有伙伴共同参与的“交响乐”。习近平主席曾多次表示,“一带一路”是开放的、广阔的“朋友圈”,所有感兴趣的国家都可以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十年的合作实践证明,“一带一路”摒弃了地缘博弈的老路,开创了各国携手共进的阳光大道。“一带一路”构建的全球伙伴关系和多边合作有力推动各国实现变革性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同不同区域国家的双边关系。

一、“一带一路”朋友圈持续扩大

截至2023年9月,已经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50多个国家广泛分布于各大区域,参与共建国家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非洲94.5%(52国/55国)、亚洲83.3%(40国/48国)、大洋洲68.8%(11国/16国)、拉丁美洲66.7%(22国/33国)、欧洲60%(27国/45国)(见下图)。除此之外,包括法国、英国、荷兰、德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在内的20多个发达国家也都积极参与了“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据英国《经济学人》统计,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大约一半国家被世界银行列为中上收入或高收入国家。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该倡议对本国经济增长的潜在效益。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倡议。

五大区域参与和未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比图(单位:国)

不同地区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应和接受度有所不同,但普遍认同该倡议是迄今为止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为中国在世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范围内赢得了广泛影响力。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国际政治学教授艾大伟等主编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亚洲、非洲和欧洲》一书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国与其他共建国家在政策、金融、贸易、投资、科技等多方面开展合作,使中国在多个层面同发展中国家构筑起紧密的联系,从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威望。

二、打造稳定大周边区域环境

从西北亚、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到中东阿拉伯地区,中国大周边区域范围内的国家广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十年来,“一带一路”合作对促进中国与区域内国家的交流和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中蒙俄三方合作不断加强。中蒙俄三方合作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发展韧性。中国高度重视共建“一带一路”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和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的对接合作。《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于2016年公布。该走廊是“一带一路”框架下首条正式开建的多边经济走廊,推动落实有关项目建设,使中蒙俄在各领域交流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树立了国与国交往及多边开放合作的典范。欧洲《现代外交》网站刊发题为《中蒙俄经济走廊:成为焦点的基础设施》的文章表示,加强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之间的跨境基础设施联通性是多年来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其主要推动因素。2022年以来,全球地缘政治形势发生改变,但三国确认将规划纲要再延期5年,继续加大力度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中线铁路升级改造和发展可行性研究,积极推进中俄天然气管道过境蒙古国铺设项目,三方合作将继续深化。

中日韩继续巩固合作意向。中日韩合作对于东北亚,乃至整个东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受区域内历史问题、领土争端、半岛局势、域外大国挑动等因素影响,中日韩关系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基于发展考虑,两国始终与中国保持较强的合作意向。早在2015年,韩国即同中国签署了两国政府“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希望实现韩国欧亚联通倡议同“一带一路”的对接合作。日本也于2018年同中国签署了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备忘录。印度德里大学扎基尔·侯赛因德里学院教授桑吉夫·库马尔(Sanjeev Kumar)主编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世界不同地区》一书认为,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日本一直在走一条中间道路,同意与中国在第三国开展基础设施合作的“有条件”合作战略,一方面是为了帮助日本企业把握经济机遇,另一方面也希望从内部介入“一带一路”规范和规则的制定,加强其自身作为领先的基础设施发展参与者的地位。该书认为,与日本相比,韩国始终对“一带一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历届韩国政府都将该倡议视为新的经济机遇。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加速提升。中国视东南亚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东盟10国均已同中国签署合作文件。十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积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双方在互联互通、产能合作、建立健全本地区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一项研究曾指出,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在“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中获得的经济效益最高。世界银行题为《从内陆到陆地连接:发掘中老铁路连接的潜力》的研究报告表示,作为“一带一路”的一部分,中老铁路不仅连接老挝与中国,而且将整个“一带一路”网络连接起来。中老铁路将降低贸易成本,加快该区域的经济增长和减贫,在本地区的所有经济体之间建立更密切的贸易联系。“一带一路”建设在推动东南亚区域国家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大大推进了中国与区域国家的关系。新加坡智库尤索夫·伊萨克东南亚问题研究所公布的《2022年度东南亚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对东盟影响力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一项研究也发现,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在过去五年中飙升。有研究认为,中国与东盟的互补性日益增强,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更多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与南亚合作成为亮点。南亚地处“一带一路”海陆交汇之处,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南亚7国除印度外均已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或积极参与该倡议。中国与南亚国家之间的发展机制对接在过去十年不断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旗舰项目,其互联互通的意义已经超出中巴两国范畴,还将联通中亚和南亚。阿富汗已宣布加入共建中巴经济走廊。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刊文评论称,在目前阶段,阿富汗的加入可能不会起到推动作用,但却体现了中巴阿三国之间进行合作的强烈意愿。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中孟、中缅经济走廊也进展顺利。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马尔代夫普遍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认为,中缅经济走廊脱胎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是在当前环境下中国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先期项目。从地缘上来看,缅甸是中印加强合作的重要第三方市场。印度应弱化区域合作中的地缘政治色彩,在缅甸找到中印共赢发展之道。印度舆论也呼吁本国政府为了自身和南亚地区的利益尽快参与“一带一路”倡议。

中亚成为共建合作示范区。中亚地处欧亚大陆十字路口,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合作地区和重要合作伙伴。作为“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中亚五国积极回应该倡议,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亚国家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十年来,在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框架下,共建“一带一路”帮助推动各国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并深入开展物流、经济和能源合作,将当地市场与中国和国际市场相连接。尽管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带一路”建设在该地区仍然保持发展势头。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亚地区赢得了极大信誉。2023年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开启了中国与中亚合作的新篇章,也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新的助力。

中阿深化合作获得新动能。阿拉伯国家身处“一带一路”交汇地带的中东地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20多个阿拉伯国家同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或表示积极参与该倡议。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同阿拉伯国家发展战略紧密对接,与助力该地区社会经济改革的其他关键举措协同发挥作用。外界评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深化合作提供了新动力,除了传统的能源领域经济合作外,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了以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核电、空间卫星、新能源等为核心的新合作框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健康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更是得到了地区各国政府的欢迎和支持。在此基础上,中国同中东各国成功建立起了友好的双边关系,并且能够在该地区发挥影响力。俄罗斯东方新观察网站刊文表示 ,中国促使沙特和伊朗达成外交协议,成功斡旋中东局势,证明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不断上升。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刊文认为,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和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的成功表明阿拉伯国家对中国推动多极世界的倡议表示支持。

三、连接亚欧大陆两端

欧洲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之处,也是亚欧战略通道的陆路终点。“一带一路”最初的设想就包括把中欧合作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让亚欧两大洲人员、企业、资金、技术活起来、火起来,使中国和欧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在亚欧大陆建立新的贸易走廊,加强了欧洲与亚太地区之间的联系,中欧合作为亚欧大陆繁荣以及全球格局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与欧盟互利合作前景可期。目前,欧盟27个成员国中已有18个成员国正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伙伴。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4个国家约200个城市,形成覆盖整个欧洲大陆的交通网络。对于欧洲大多数国家和企业来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欧盟总体欢迎“一带一路”建设。此前出于地缘政治考虑,欧盟委员会担心“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欧盟整体监管框架,一方面调整其对华总体战略,出台关键基础设施外商投资新规,另一方面,推出欧盟自己的欧亚互联互通项目和“全球门户”计划,平衡“一带一路”倡议。近期,随着中欧高层对话愈加密切,双方在寻求共识方面正取得新进展。2023年4月,中法欧三方会晤时,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欧要构建稳定互信的供应链,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同欧盟“全球门户”计划,助力双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愿与中国重启欧中经贸高层对话,推进欧中经贸关系稳定平衡发展。中欧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经贸合作前景可期。

中东欧是欧洲共建合作的亮点。作为欧洲的“东大门”,中东欧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中东欧国家发展需求,受到当地热烈欢迎和积极回应。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填补了中东欧国家在基础设施发展方面的空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在匈牙利、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马耳他、希腊等国已经完工的一批“一带一路”项目目前运营稳定,开始在地区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波兰、波黑等国,众多“一带一路”项目已进入收官阶段,还有一些重点项目即将开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被视为中国在欧洲的“重大收获”。有外媒评价,中东欧国家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门户”。尽管受到地区局势、意识形态等因素影响,个别中东欧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存在反复,但总体来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合作空间仍然很大。

欧洲大国积极参与第三方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是由中国首创的国际合作新模式,是推动发达国家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式。在该模式下,秉持“一带一路”建设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充分发挥中欧各自优势,合作投资作为第三方市场的共建“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能够实现多方互利共赢。2015年6月,中法两国联合签署《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首次提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概念。此后,英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都积极参与了“一带一路”第三方市场合作。法国前总理拉法兰指出,相较于(法国)只是想办法获得非洲的天然资源,中国的“一带一路”在疫情中扮演重要的医疗救援角色,“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和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拉法兰认为,中法非三方应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在新能源等领域推动非洲发展。

四、巩固与“全球南方”友好关系

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响应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随着遍布各个地区的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纷纷落地,共建“一带一路”早已超出最初设想的地理范围,由亚欧延伸至非洲、拉美和南太等区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与“全球南方”的友好关系。

中非发展战略紧密对接。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目前,非盟55个国家中已有52个国家成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发展战略紧密对接,为非洲国家提供投资、技术、教育等支持,对地区发展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受到各国广泛欢迎。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刘易斯·恩迪舒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对非洲大陆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减贫发展。美国“外交学者”网站题为《中非关系中的非洲机遇》一文也表示,中国对非洲投资是非洲国家促进经济发展、摆脱贫困的好机会。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了深厚的关系。美国《外交政策》评价称,至少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同非洲领导人建立关系的深度和广度是无可比拟的。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强。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认为,通过贸易和投资,中国正在重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非洲伊奇科维茨家庭基金会发布的覆盖非洲15个国家的《2022非洲青年人调查》显示,中国已经成为非洲青年群体心中对非洲人民生活影响最大的国家,76%的受访青年认为中国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拉合作共建潜力巨大。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拉美是最后被纳入“一带一路”合作框架的地区,但已经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截至目前,拉共体33个成员国中已有22个成员国成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其他尚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也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双边关系。拉美国家普遍视该倡议为本国经济发展和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拉美开发银行前行长兼首席执行官恩里克·加西亚表示,拉美地区急需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一带一路”在拉美有巨大潜力,更多拉美国家应参与其中。在与拉美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同时,中拉关系也不断推进。世界报业辛迪加刊发的《中国正在赢得拉美?》一文认为,中国将继续扩大在拉美地区的足迹。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中国向拉美地区提供贸易和投资优惠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中国对南太吸引力上升。南太平洋地区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方向,属于“一带一路”建设海上设想的三大蓝色经济通道之一——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经济通道的一部分。南太岛国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自2018年巴布亚新几内亚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已有10个南太岛国加入进来。多年来,中国与南太岛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已涵盖20多个领域,为南太地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南太岛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加强经贸联系和互联互通提供了契机。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与太平洋地区的传统合作伙伴相比,中国在该地区的项目投资更具吸引力。外界认为,中国的援助速度更快,更能满足当地需求,附带的条件也更少。报告表示,过去10年,太平洋地区的债务风险一直在上升,但中国目前并不是太平洋地区的主要债权国,许多国家仍由传统债权人主导,尤其是多边开发银行。

共建“一带一路”之所以倍受支持,在于其反映了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促和平、谋发展的愿望。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不关起门来搞“小圈子”,不以意识形态划分界限,而是在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各区域共建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同共建国家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共同繁荣。未来,中国仍将欢迎更多感兴趣的国家加入“一带一路”朋友圈。(审核:李小华 张若梦 戚易斌)

【责任编辑:戚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