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鹤龄
发布时间:2023-08-30
8月29日,国际留学生在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上演唱歌曲《山水贵客》。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不断提质升级,双方于2021年正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30多年来,中国—东盟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给11国20多亿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东盟关系也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
日前,《环球时报》记者在东盟秘书处所在地印尼雅加达专访了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听取他对中国—东盟关系已有成果和未来发展的见解。高金洪认为,中国—东盟关系已走向成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他同时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的互联互通计划十分契合,相关合作将造福东盟成员国和人民。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 资料图
“东盟很多项目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实现的”
环球时报:您如何评价当下的中国-东盟关系?
高金洪:自1991年双方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东盟与中国密切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提升。如今,中国已经连续14年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也是中国不可忽视的贸易伙伴。此外,就参与程度而言,我们在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都已建立广泛的合作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博会)也是东盟—中国关系独特性的反映,今年我们迎来了东博会20周年。
中国一直是《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AC)的坚定支持者。作为第一个加入TAC的伙伴,该条约成为帮助我们解决分歧、促进友好关系的重要工具。
纵观过去32年的东盟与中国合作历史,我们的关系已经走向成熟。双方早在2021年就同意将我们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历史最高水平。中国是最早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之一,这种伙伴关系是基于双方的信赖与承诺、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
环球时报:中国与东盟十国均已签署双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东盟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方向和重要伙伴。请问东盟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高金洪:东盟有庞大的互联互通计划。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能够利用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所带来的机会和资源,以此获得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密集资本和大量投入。这就是为什么东盟有很多项目基本上都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实现的。我们通过增加与中国的资金融通和道路畅通,推动东盟一体化并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这是一个从高速公路到高铁、从港口到机场的全方位开发计划,所有这些项目都蕴含着造福东盟成员国和人民的巨大利益。
“我们是邻居、朋友与合作伙伴”
环球时报:中国与东盟国家正在持续推进“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我们了解到,今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也在推动相关进程。您对COC有何期待?最新磋商情况如何?
高金洪:中国和东盟一直在共同起草COC。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和中国一致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加快磋商步伐。目前,东盟与中国就如何推进下一步磋商进行了很多讨论。
我认为,COC的谈判过程与最终成果同样重要,因为谈判过程体现了各方通力合作的精神,体现了我们如何共同努力推进COC的理念。我认为我们迟早会达成共识,消除分歧。
尊重主权、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始终是东盟的核心原则。我们相信东盟成员国有智慧、有意愿与中方磋商并密切配合,继续增强我们与中国之间的互信。
环球时报:今年年初,中国—东盟自贸区3.0谈判正式启动。与1.0、2.0相比,3.0将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为东南亚发展注入怎样的新活力?
高金洪:贸易是各方共赢的合作。我认为东盟是开放、包容、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的坚定支持者。我们一直通过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区域会议和伙伴关系与中国合作,东盟和中国双方都同意将自贸区水平提高到3.0。
我们也在寻求新的经济合作领域,如绿色经济、蓝色经济、数字经济。特别是在技术相关领域,我们希望中国向我们敞开大门,允许更多的交通运输技术进入东盟,更多地投资东盟,进口更多的东盟农产品,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实现合作共赢。我认为我们彼此都能够获益良多,因为我们是邻居、朋友与合作伙伴。
人们更多地从积极角度看待RCEP,这恰恰意味着参与其中对我们而言是有益的。目前,已有15个国家加入了RCEP,该机制还将不断扩展到更多国家和地区。我希望中国成为RCEP的主要推动者之一,真正将RCEP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为参与方带来利益。
“应为人民和国家的发展投入更多资源”
环球时报:您曾公开呼吁英国、法国、俄罗斯加快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中方已表示愿意率先签署该议定书。您如何评价中方为维护地区无核化以及和平稳定所做的努力?
高金洪:东盟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非常明确,他们渴望一个稳定、安全、和平和无核的地区。这就是他们同意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的原因。我们必须与5个核武器国家合作,让它们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尽管这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但对于东盟来说,我们非常有决心继续推进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希望所有5个核武器国家尽早签署该议定书。
我们欢迎中方愿意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的意愿和承诺,我认为这是中国释放的一个积极信号。
环球时报: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能为东南亚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高金洪:我们希望中国的倡议能够增强各方的信心与互信,并增加安全这一概念的透明度。在东盟,我们看到更多国家在增加国防开支,如果我们不断在军事领域投入更多资源,最终会产生猜疑、扩大信任赤字、加深误解。
我们应该为人民和国家的发展投入更多资源,我希望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会让人们更加理解这个道理。任何能够带来助益或切实解决方案的倡议都是好的。这一倡议可以为该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繁荣作出贡献。
声明:本稿图片经新华社授权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8月29日,国际留学生在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上演唱歌曲《山水贵客》。新华社记者 陶亮 摄
自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中国和东盟的关系不断提质升级,双方于2021年正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30多年来,中国—东盟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给11国20多亿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东盟关系也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
日前,《环球时报》记者在东盟秘书处所在地印尼雅加达专访了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听取他对中国—东盟关系已有成果和未来发展的见解。高金洪认为,中国—东盟关系已走向成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他同时强调,“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的互联互通计划十分契合,相关合作将造福东盟成员国和人民。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 资料图
“东盟很多项目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实现的”
环球时报:您如何评价当下的中国-东盟关系?
高金洪:自1991年双方建立对话关系以来,东盟与中国密切合作,伙伴关系不断提升。如今,中国已经连续14年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也是中国不可忽视的贸易伙伴。此外,就参与程度而言,我们在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都已建立广泛的合作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东博会)也是东盟—中国关系独特性的反映,今年我们迎来了东博会20周年。
中国一直是《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AC)的坚定支持者。作为第一个加入TAC的伙伴,该条约成为帮助我们解决分歧、促进友好关系的重要工具。
纵观过去32年的东盟与中国合作历史,我们的关系已经走向成熟。双方早在2021年就同意将我们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历史最高水平。中国是最早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之一,这种伙伴关系是基于双方的信赖与承诺、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
环球时报:中国与东盟十国均已签署双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东盟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方向和重要伙伴。请问东盟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高金洪:东盟有庞大的互联互通计划。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能够利用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所带来的机会和资源,以此获得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密集资本和大量投入。这就是为什么东盟有很多项目基本上都是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实现的。我们通过增加与中国的资金融通和道路畅通,推动东盟一体化并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这是一个从高速公路到高铁、从港口到机场的全方位开发计划,所有这些项目都蕴含着造福东盟成员国和人民的巨大利益。
“我们是邻居、朋友与合作伙伴”
环球时报:中国与东盟国家正在持续推进“南海行为准则(COC)”磋商。我们了解到,今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也在推动相关进程。您对COC有何期待?最新磋商情况如何?
高金洪:中国和东盟一直在共同起草COC。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和中国一致认为,我们应该继续加快磋商步伐。目前,东盟与中国就如何推进下一步磋商进行了很多讨论。
我认为,COC的谈判过程与最终成果同样重要,因为谈判过程体现了各方通力合作的精神,体现了我们如何共同努力推进COC的理念。我认为我们迟早会达成共识,消除分歧。
尊重主权、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始终是东盟的核心原则。我们相信东盟成员国有智慧、有意愿与中方磋商并密切配合,继续增强我们与中国之间的互信。
环球时报:今年年初,中国—东盟自贸区3.0谈判正式启动。与1.0、2.0相比,3.0将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为东南亚发展注入怎样的新活力?
高金洪:贸易是各方共赢的合作。我认为东盟是开放、包容、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的坚定支持者。我们一直通过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区域会议和伙伴关系与中国合作,东盟和中国双方都同意将自贸区水平提高到3.0。
我们也在寻求新的经济合作领域,如绿色经济、蓝色经济、数字经济。特别是在技术相关领域,我们希望中国向我们敞开大门,允许更多的交通运输技术进入东盟,更多地投资东盟,进口更多的东盟农产品,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实现合作共赢。我认为我们彼此都能够获益良多,因为我们是邻居、朋友与合作伙伴。
人们更多地从积极角度看待RCEP,这恰恰意味着参与其中对我们而言是有益的。目前,已有15个国家加入了RCEP,该机制还将不断扩展到更多国家和地区。我希望中国成为RCEP的主要推动者之一,真正将RCEP打造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为参与方带来利益。
“应为人民和国家的发展投入更多资源”
环球时报:您曾公开呼吁英国、法国、俄罗斯加快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中方已表示愿意率先签署该议定书。您如何评价中方为维护地区无核化以及和平稳定所做的努力?
高金洪:东盟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非常明确,他们渴望一个稳定、安全、和平和无核的地区。这就是他们同意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的原因。我们必须与5个核武器国家合作,让它们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尽管这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但对于东盟来说,我们非常有决心继续推进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希望所有5个核武器国家尽早签署该议定书。
我们欢迎中方愿意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的意愿和承诺,我认为这是中国释放的一个积极信号。
环球时报: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能为东南亚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高金洪:我们希望中国的倡议能够增强各方的信心与互信,并增加安全这一概念的透明度。在东盟,我们看到更多国家在增加国防开支,如果我们不断在军事领域投入更多资源,最终会产生猜疑、扩大信任赤字、加深误解。
我们应该为人民和国家的发展投入更多资源,我希望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会让人们更加理解这个道理。任何能够带来助益或切实解决方案的倡议都是好的。这一倡议可以为该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和平、发展、繁荣作出贡献。
声明:本稿图片经新华社授权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