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3832 8013839
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首页 > 外交研究 >

新时代外交关键概念探析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戚易斌 发布时间:2023-08-10
分享到:
新时代外交关键概念探析

薛力,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新时代中国外交的突出特征是更加奋发有为,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政策倡议到实践落实,构成一个从理念层面到操作化方式的完整体系。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外交概念,其中以下概念具有代表性: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伙伴关系、新型国际关系、“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宏观层次的探究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三方面的来源。首先,它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对传统文化的“去芜存菁”与扬弃,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与对不同时代广泛而坚韧的适应性。其次,它是对以往丰富外交经验的与时俱进的拓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外交领域的最新成果。再次,是对其他文明优秀成果的萃取与吸收,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国际环境、有效应对国际格局的新挑战。当今,国际格局多极化的显著特征是不同文明之间既竞争又合作。中国不谋求领导或者取代谁,而是致力于自身的发展,并与其他国家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致力于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实现世界的共同发展,反对制造对抗的冷战思维,抵制构建“排他性俱乐部”“小院高墙”的行为,推动全球化与全球治理改革,倡导综合合作安全、包容性发展,文明交流互鉴。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宏观理念,是中国政府关于世界秩序的道德主张与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具有五个方面,并可分为四个层次。五个方面是: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发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态体系,这五者大致上分别对应政治、安全、经济、文化与生态五个领域。四个层次是:全球、地区、双边与功能议题。全球层次即人类命运共同体。地区层次即中国与某个区域的命运共同体,如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非洲命运共同体、中国-拉美命运共同体。双边层次即两个国家之间,如中国-巴基斯坦命运共同体、中国-柬埔寨命运共同体、中国-老挝命运共同体、中国-泰国命运共同体。功能议题如海洋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区分领域与层次,有助于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宏观理念操作化。

中观层次的探究

从中观层次看,新型国际关系、全球伙伴关系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大抓手,其侧重的领域有所不同。从微观层次看,可具象化为与伙伴外交、“一带一路”相关的外交实践,如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以及相关具体项目的实施。以下侧重中观层次的分析。

中国一直支持不结盟运动,20世纪80年代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不结盟外交的中国版。9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推行伙伴外交,以适应冷战后的外交需要。这种“结伴不结盟”的外交理念与中国历史上“一国一策”的外交传统实现了有效对接,因此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从领域的角度看,伙伴外交主要聚焦政治与安全两个领域,以及针对发达国家的外交。在与发达国家的外交中侧重构建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这是中国政府依据对象国具体情况而做出的外交策略选择,有助于稳定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在政治领域与安全领域。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主要聚焦经济与文化领域,共商共建共享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原则,也是中国的全球治理观。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150多个国家中,绝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所涉及的大部分也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受益,特别是在中国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如基础设施、通讯业、电子商务、制造业等。而在产品与技术的对华出口方面,东道国也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

必须指出,中国也致力于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与中国建立伙伴关系的国家中,发展中国家占了大多数,而且高等级密切伙伴关系者多属于发展中国家,如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巴基斯坦,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俄罗斯,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白俄罗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柬埔寨。这些高等级伙伴关系国家中,还进一步涌现出若干个双边层次的命运共同体,且进行了升级,如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国-巴基斯坦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柬埔寨命运共同体,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的中泰命运共同体。

生态领域是伙伴外交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共同关注的领域。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生态领域的合作都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受重视程度在上升。与美国、法国、德国等共同推动签署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就是重要例子。而中国在与各国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绿色发展,提出从“任何人参与都欢迎”的“大写意”,转向了精耕细作的“工笔画”,进而提出绿色发展、透明发展以及“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共建新要求,宣布停止新建燃煤电厂、大力推广风能与太阳能发电。

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是伙伴外交。它始于构建中美、中俄新型大国关系,并扩展到一般国际关系,而且越来越强调“公平正义”的内涵。这表明,“合作共赢”是不变的内容,适用与所有国家的外交;“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平等互信、包容互鉴”从“中美关系”扩展为“国家间关系,特别是在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不同的国家之间”。2017年起突出强调“公平正义”,既表达出了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心声,也是对一些国家热衷于推行对抗性、霸凌性、双标性外交的回应。可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侧重点在政治领域,目的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观层次的发展

全球发展倡议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领域,重点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因此可视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经济领域的升级版。全球发展倡议强调对接联合国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具有全球治理的正当性。推出全球发展倡议,一方面表达了中国对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坚定支持,另一方面有利于“一带一路”这个世纪工程的持续推进,助力全球长远发展。

全球安全倡议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领域,可视作伙伴外交在安全领域的升级版,也是2014年亚洲安全观的全球版。进入二十一世纪,美西方国家不再是全球化的推动者与引领者,转而热衷于构建区域性、功能性的排他性机制,把崛起的中国当作全面战略竞争对手并且势头愈演愈烈。这种对抗性意识与行为明显不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也恶化了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外部安全环境,促使中国加大步伐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推动者与创造者。全球安全倡议因此诞生。

全球文明倡议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领域,可视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文化领域的升级版。全球文明倡议以“四个共同倡导”为核心理念,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共同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总之,这八大概念间的总体关系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出发点,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外交总目标,新型国际关系、全球伙伴关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大抓手,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文明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总目标在发展、安全与文明领域的操作化,也构成了三大抓手在经济、安全与文化领域的升级版。

笔者认为,中国有必要在适当时机推出“全球生态倡议”与“全球政治/伙伴倡议”,以覆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大领域,从而进一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方位构建进程。

《广州日报》(2023年07月24日 A9版

【责任编辑:戚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