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参考消息网
作者:
责任编辑:张娟
发布时间:2023-03-03
1月30日,观众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凯瑟琳礼堂欣赏中式服装秀。新华社发 莫京娜 摄
参考消息网3月2日报道 《俄罗斯报》网站3月1日刊登题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和分量已达到令其无法继续置身事外的程度》的文章,作者是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教授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明显加强了外交活动。长时间的疫情防控隔离令外交工作受到制约,但防疫措施的调整并非外交活动加强的唯一原因。主要动机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和分量已达到令其无法继续置身事外的程度。这是中国自我意识的重要转变,如今人们关注的是,中国将为国际实践带来怎样的变化。
无为而治与对立统一是中国的传统哲学原则,同时也是展开国际活动的一种实用方式。新中国成立后一度转向我们更为熟悉的思想和地缘政治对抗。但后来,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开始正常化,中国回归战略平衡,这更符合中国传统的世界观。
中美建交符合那一时期双方的目标,但并不意味着双方就达成了一致与和谐。如今,美国对过去的几十年争论不休,哀叹从双边互动中获利的首先是中国。总体而言,北京至少在国家转型和国际舞台的地位变化上得到很多。中国领导人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完全契合中国精神,其结果无疑证明了自身的正确性。
1月20日,来宾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庙会”活动上接过福字。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但无论有何意图和打算,中国具备的实力已令其成为美国的潜在竞争对手。这自然致使美国改变对中国的态度。毕竟,美国的作风与中国的典型作风截然相反。中国近年来开始尝试阻止美国加大施压力度,但华盛顿执意将两国关系归为战略竞争类别。
无论如何,另一个时代已经到来。
中国的坚定与自信正在增强。中国的外交活动旨在展现,北京无意回避自己在世界政治中的角色。中国就乌克兰问题的和平提议即是证明。
过去10年间,中国的内政外交发生了显著改变。现在咄咄逼人的国际环境将更加考验北京维持平衡的能力。这些尝试有多成功将事关重大。
声明:本稿图片经新华社授权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1月30日,观众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凯瑟琳礼堂欣赏中式服装秀。新华社发 莫京娜 摄
参考消息网3月2日报道 《俄罗斯报》网站3月1日刊登题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和分量已达到令其无法继续置身事外的程度》的文章,作者是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教授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明显加强了外交活动。长时间的疫情防控隔离令外交工作受到制约,但防疫措施的调整并非外交活动加强的唯一原因。主要动机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和分量已达到令其无法继续置身事外的程度。这是中国自我意识的重要转变,如今人们关注的是,中国将为国际实践带来怎样的变化。
无为而治与对立统一是中国的传统哲学原则,同时也是展开国际活动的一种实用方式。新中国成立后一度转向我们更为熟悉的思想和地缘政治对抗。但后来,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开始正常化,中国回归战略平衡,这更符合中国传统的世界观。
中美建交符合那一时期双方的目标,但并不意味着双方就达成了一致与和谐。如今,美国对过去的几十年争论不休,哀叹从双边互动中获利的首先是中国。总体而言,北京至少在国家转型和国际舞台的地位变化上得到很多。中国领导人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完全契合中国精神,其结果无疑证明了自身的正确性。
1月20日,来宾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的“欢乐春节—中国文化庙会”活动上接过福字。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但无论有何意图和打算,中国具备的实力已令其成为美国的潜在竞争对手。这自然致使美国改变对中国的态度。毕竟,美国的作风与中国的典型作风截然相反。中国近年来开始尝试阻止美国加大施压力度,但华盛顿执意将两国关系归为战略竞争类别。
无论如何,另一个时代已经到来。
中国的坚定与自信正在增强。中国的外交活动旨在展现,北京无意回避自己在世界政治中的角色。中国就乌克兰问题的和平提议即是证明。
过去10年间,中国的内政外交发生了显著改变。现在咄咄逼人的国际环境将更加考验北京维持平衡的能力。这些尝试有多成功将事关重大。
声明:本稿图片经新华社授权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