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复信斯梅戴雷沃钢厂职工
首页 > 外交研究 >

中国方案赋能全球发展和安全

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卫芸辉 发布时间:2022-09-06
分享到:
中国方案赋能全球发展和安全

鲍传健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今年4月2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在全球、区域和双边等三个层面对接发展战略和破解“安全困境”,赋能全球发展共同体和全球安全共同体构建。两大倡议超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安全—发展关联”分析范式,为全球发展和共同安全协同增效提供新思路。两大倡议对于塑造百年变局下基于国际规则的发展叙事和安全叙事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赤字有增无减,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全球疫情、战争阴影、气候变化等因素叠加,全球发展和安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发展赤字和安全赤字有增无减,阻碍着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另一方面,从人类发展大势来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党带领人民走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一条坚持和平与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深刻洞察人类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趋势,围绕“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发展和安全理念、各国怎么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先后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

两大倡议相互补充、相互推动,致力于建设世界和平、贡献全球发展、维护国际秩序和提供公共产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发展和安全领域的重要实践支撑,为维护全球发展和安全提供了中国方案。

全球发展倡议赋能国际社会共谋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全球发展倡议重点强调了促进国家发展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数字时代互联互通这8个全球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为切入点,推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助力解决发展现实问题。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全球发展倡议覆盖的发展领域更宽广,更加强调“数字”和“知识”以赋能利益相关方,更加注重鼓励私人资本参与项目共同融资,与“一带一路”相互响应协同增效,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力。

全球发展倡议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推动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同时特别注重推动应对处理粮食危机等急需解决的发展紧迫问题。

根据《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1年有53个国家或地区的约1.93亿人经历了粮食危机或粮食不安全,急需得到国际社会粮食援助以维持生计。这一数字与2020年创纪录的人数相比,又增加了近4000万人。

面对愈演愈烈的全球粮食危机,全球发展倡议致力于推动大国履行责任,共同实现全球“零饥饿”目标。中国提出并落实“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紧密合作,今年已向有关发展中国家提供3万多吨紧急人道主义粮援。

在抗击全球疫情方面,中国已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数千亿件抗疫物资,为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2亿剂次新冠疫苗,以自身贡献弥合国际“免疫鸿沟”,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在区域或多边层面,全球发展倡议打破全球“南方”与“北方”的界限,以其全球公共品的开放及包容,与区域性组织发展规划和愿景倡议实现有机对接,共同创造并共享发展红利。

无论是日本、印度主导的“亚非增长走廊”,非盟《2063年议程》,南亚四国的“孟不印尼”合作倡议,俄罗斯等国的“欧亚经济联盟”,抑或是太平洋岛国的“太平洋可持续发展路线图”和“蓝色太平洋2050战略”,中方欢迎一切以促进发展为主要目标、有助于汇聚合力、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倡议,但反对打着发展和基建旗号、推进地缘政治的伪伙伴关系。

在基建领域面临竞争时,中方强调要摒弃零和思维,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这是“全球”蕴含的应有之义,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和前瞻性意义,也体现了“把好事办好”的中国智慧。

在双边层面,对于许多国家提出的发展愿景和建设战略,比如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日本“高质量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关系”计划,印度“海上航线与文化景观”(“季风计划”),印尼“全球海洋支点”战略,菲律宾“大建特建”计划,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埃及“2030愿景”,巴西“投资伙伴计划”等,全球发展倡议在“六个坚持”范围内,寻求与上述愿景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全球发展倡议成为解决全球发展问题的大平台和大网络。

中国作为大国、发展中国家、非西方国家,以自身取得的发展成就和治国理政经验为依托,联系南北国家,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声,推动大国履行促进世界发展义务,发挥了独特优势,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

全球安全倡议赋能国际社会破解安全困境,推动构建全球安全共同体

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在全球层面,我们的安全程度取决于世界上最脆弱的国家或人群的安全程度。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时空领域更加宽广,各种因素更加错综复杂,安全问题的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更为突出。安全问题解决不好,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就难以推进。

“安全困境”是西方国际关系学最重要的命题之一,指一国增加自己安全的措施,比如扩充军备、军事结盟等,将引发其他国家感到安全受到威胁并采取反制措施,从而导致国与国之间的信任下降,负面认知和敌意螺旋上升,最终相关国家的安全状况都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变差。有西方学者认为,安全困境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当代世界的地缘政治对立。

“安全困境”对于全球安全治理的预测是十分悲观的。怎么办?全球安全倡议“六个坚持”的核心要义为破解安全困境提供了新思路。全球安全倡议紧密结合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既倡导应该做什么,也同时明确不做什么和反对什么,倡导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是对西方现实主义地缘政治安全理论和“安全困境”理性选择分析范式的超越。

从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承诺永不称霸,到践行正确义利观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到明确“双碳”路线图、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等等,中国以实际行动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从区域层面看,全球安全倡议注重搭建亚洲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亚洲作为世界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安全问题极为复杂,既有热点敏感问题又有民族宗教矛盾,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推动建设开放、透明、平等的亚太安全新架构,是“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同时明确宣示,反对任何借“印太”战略分裂地区、制造“新冷战”、拼凑“亚太版北约”等行为,这是对亚洲安全利益的严重威胁。

从双边层面看,全球安全倡议强调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国家无论大小,安全利益彼此平等。基于安全不可分割原则,一国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中方注重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发展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同周边国家深化互利合作,通过政党对话会等形式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推进,形成了遍布全球的“朋友圈”网络。

两大倡议推动形成百年变局下基于国际规则的发展叙事和安全叙事体系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各种关于发展和安全的社会思潮相互碰撞激烈博弈,如何塑造基于国际规则、体现国际共识的发展叙事和安全叙事是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两大倡议赋能全球发展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西方学者用“安全—发展关联”刻画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这个“关联”,可以指不同的想法、过程或对象之间的联系网络,这意味着“关联”可能代表了无限多的可能联系和关系。这一分析范式注重以西方政策过程为中心,把非西方国家的发展和安全作为西方国家大战略的影响因素来考虑。因而,这一分析范式不能全面准确反映当代世界正面临的发展和安全之间的复杂关系,其对于全球发展和安全相互依赖下的政策启示也是有限的。

两大倡议坚持开放包容原则,突破“中心—外围”式的不平等国家地位,坚持各国不论贫富、强弱、大小一律平等。当前,一些最不发达国家面临贫穷和冲突的双重约束,其形成有复杂的政治历史原因。两大倡议涵盖的减贫、粮食安全、知识经验交流以及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反对滥用单边制裁等方面,对于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发展合作和安全治理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我们看到,在发展和安全领域,中国概念和中国主张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和支持。比如,“阿拉伯晴雨表”网站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进行的民调显示,中国在中东和北非国家受欢迎程度超过很多大国,受访者普遍表示应该加强本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同时也需要看到,一些国外智库出于误解甚至偏见,存在对两大倡议特别是全球安全倡议误读甚至抹黑的情况。分析这些负面解读,大多数都是“新瓶装旧酒”,将以前的一些反华论调,比如“中国冲击论”“债务陷阱论”“中国中心论”“修正主义国家论”等,重新包装出售,借机攻击两大倡议具有地缘政治目的。

对此,基于两大倡议的人文交流和民间合作,将进一步塑造国际共识,打造知识共同体和发展经验交流平台,为全球发展和安全共同体构筑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提供更加有力的民心支撑。随着两大倡议进一步走深走实,其在实践、理论和叙事塑造等方面全面赋能国际社会构建全球发展和安全共同体的成效将进一步彰显。

《学习时报》(2022年9月2日 A2版)

【责任编辑:卫芸辉】
8013832 80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