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结束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并对秘鲁、巴西国事访问回到北京
首页 > 外交研究 >

携手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卫芸辉 发布时间:2022-07-28
分享到:
携手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隆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核心阅读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地缘冲突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回头浪,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向何处去,成为各国有识之士的世纪之问。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方向,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这有力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心,彰显了我们党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指明了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

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地缘冲突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回头浪,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向何处去,成为各国有识之士的世纪之问。在这个重要历史关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冲出迷雾走向光明,最强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和衷共济”“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方向,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论述,有力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关心,彰显了我们党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指明了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发展方向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发展鸿沟扩大,信任赤字增加,地缘冲突加剧,逆全球化思潮上升,多边治理体系受到冲击。另一方面,新技术、新情况、新问题对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出新要求。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国际规则;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国际合作提上日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加强全球抗疫合作迫在眉睫。在深刻复杂变化的形势下,全球发展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发展指明了方向。世界各国休戚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正确选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和平发展,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反对冷战思维、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主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倡导共同守护人类生命健康,加强防疫措施协调,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形成应对疫情的强大国际合力;主张开放合作,倡导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强国际发展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主张绿色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发展框架内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主张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反对搞“小圈子”、以意识形态划线挑动对立对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来,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认同,多次被写入联合国有关文件,指明了世界发展方向。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世界各国在曲折中走向和平与合作的历史。比如,17世纪《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里程碑。又如,吸取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建立起来的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全球治理体系,为战后70多年维护世界总体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与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类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站在历史新起点上,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不断加强国际合作,就一定能够创造美好未来。

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打造世界的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

习近平主席强调:“坚定维护亚洲和平”“积极推动亚洲合作”“共同促进亚洲团结”。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深化亚洲区域经济合作,继续把亚洲发展好、建设好,展现亚洲的韧性、智慧、力量,打造世界的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将有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维护世界和平安宁。

着力完善亚洲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网络。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东亚,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也在东亚。长期以来,东亚很多经济体采取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近年来下游劳动密集产业环节不断向更低工资水平的经济体转移,形成了东亚的垂直分工,但水平分工尚未形成。从贸易流看,零部件自高收入经济体向低收入经济体出口,加工为成品后向全球出口,最终市场主要在区域外;从资金流看,长期投资从较高收入经济体流向较低收入经济体,但这一分工格局容易受到外部市场波动的影响。亚洲区域内水平分工发育不足,正是未来区域经济合作的潜力所在。亚洲各经济体应携手合作,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内贸易投资合作,不断完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网络。

着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亚洲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地区。规划中的“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全部在亚洲,覆盖了多个亚洲经济体。“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得到众多亚洲国家的积极响应,近年来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继续做好“五通”的同时,沿线国家合作打造数字“一带一路”、健康“一带一路”,将大大拓展合作的内容。要进一步凝聚共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亚洲区域经济合作。

加强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化建设。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迅猛发展,是过去30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顺应这一趋势,亚洲各经济体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构建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迄今我国已经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今年开始实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世界上参与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但要看到,其他大洲都有覆盖全洲的经济合作机制,如欧盟、美墨加协定、拉美共同体、非盟等,而亚洲尚未形成覆盖全区域的经济合作机制性安排。推动形成一个覆盖亚洲全区域的经济合作机制,将有力促进亚洲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释放区域经济发展潜力。

办好中国自己的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的前途命运和全人类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顺利推进现代化事业,将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保持战略定力,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我们要经得起风雨、抵得住诱惑,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办好自己的事”作为应对一切挑战的根本办法,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释放发展潜力,把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转化为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的实绩,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全球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带来的战略机遇,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展是安全的基础,要以更高质量的发展增强维护安全的能力。安全是发展的保障,要以更高水平的安全为发展保驾护航。为此,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用更加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支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战略谋划,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与水平,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增强整合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更好维护我国海外利益,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坚定信心,努力塑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国有能力塑造国际环境。当前,世界处于动荡变革期,机遇与挑战都前所未有。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提出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党中央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我们应对复杂环境的根本遵循。塑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践行多边主义,反对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运筹大国关系,努力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加强国际发展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抗疫国际合作,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导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世界经济尽快强劲复苏,同各国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

《人民日报》(2022年07月28日 11版)

【责任编辑:卫芸辉】
8013832 80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