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出席巴西总统卢拉举行的欢迎宴会
首页 > 外交研究 >

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圆桌)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卫芸辉 发布时间:2022-07-25
分享到:

王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教授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科学回答“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这一时代之问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基本规律,为人类文明整体进步和持久繁荣发展提供了思想动力,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人类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中华文明以及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演进历史都揭示这样一个规律:人类文明的形成发展和繁荣进步离不开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就是这一人类文明演进规律的有力例证。在距今约6500年及稍晚的时候,中国的粟作农耕技术陆续向南传播到东南亚,水稻种植技术传播到太平洋的西南地区,农耕技术与丝织品生产技术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西亚和欧洲。原产于西亚的小麦、黄牛、绵羊和冶金术在距今约5000—4500年传入我国西北地区,西亚冶金术与我国中原地区的冶炼技术结合后,形成了陶范法的铸造工艺,发展为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夏商周文明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传播,催生了东北亚地区的青铜时代。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一直贯穿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华文明5000多年发展史充分证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进步的。

在长期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的过程中,中华文明形成了丰富的多元文明对话的思想观念。尊重差异性是文明对话的起点,也是文明能够交流的前提。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不同文明的差异性,主张承认并客观对待差异性。出自《孟子·滕文公上》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一语,道出事物千差万别乃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出千差万别的事物各有其存在的情由,启示我们要科学理性对待事物之间的差别、文明之间的差异。《国语·郑语》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说多元共生才能创新、封闭单一必然僵化,如果万事万物都是清一色的,那事物发展、文明进步也就停止了。

在承认并包容差异性、多样性基础上,中华文明主张兼收并蓄,汲取其他文明的有益因素,通过学习消化达到融合创新,推动文明发展进步。《礼记·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强调每一个个体、群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反对将单一的价值原则强加于不同的个体、民族或国家。“并育”“并行”不仅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共存,而且指向万物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平等互惠状态。《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指一个人在学习中,如果不接触外部环境,就会见识短浅。在文明发展上,一种文明若不与其他文明交流,也会陷入狭隘封闭状态,丧失进步的动力。可见,从理性对待文明差异,到与其他文明共生共存,再到与其他文明交流实现共同发展,中华文明对于处理不同文明间关系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认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把握人类文明演进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中华文明中的多元文化对话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主张充分认识和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通过文明互学互鉴、交流交融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通过汲取不同文明的有益因素为人类发展提供智慧启示,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在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中找到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最广泛凝聚各国共建美好世界的共识。不同文明平等相待、交流互鉴,才能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根基。如果封闭自己或者企图以“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改造同化其他文明,就会给自己、给人类文明发展带来灾难。各国虽然历史、文化、制度各异,但都应该彼此平等相待、互尊互鉴、相互学习,摒弃一切傲慢和偏见。唯有如此,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人民日报》(2022年07月25日 13版)

【责任编辑:卫芸辉】
8013832 80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