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向首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航天合作论坛”致贺信
首页 > 外交研究 >

全球安全倡议对症畸形安全观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戚易斌 发布时间:2022-05-19
分享到:

王文起,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近日先后访问俄罗斯与乌克兰,并分别与两国领导人进行会晤,努力帮助俄乌双方尽快实现停火停战,通过谈判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当下,受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解决人们头脑中的安全观问题极为重要、极为关键。

博鳌亚洲论坛是聚焦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的重要国际性论坛,习近平主席今年在论坛演讲中郑重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显示出对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敏锐把握,对“安全是发展的前提”“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的深刻理解,对同心合力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强烈呼唤。全球安全倡议内容丰富,涉及安全观念、宗旨、原则、架构、领域等方方面面,其核心就是坚持共同、综合、可持续的安全观。着眼当前国际局势变化,响应、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刻不容缓。

乌克兰危机爆发已两个月有余,俄乌两国走到兵戎相向的地步、欧陆战火重燃,令人扼腕叹息。更令各国有识之士担忧的是,危机的巨大外溢效应正在持续发酵,国际安全架构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核战备等级提升挑战人们的安全心理底线;大范围粮食危机、能源危机、难民危机形成叠加,本已困难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可以说,这是一场影响广泛而深远的综合性安全危机。

和平与安全是国际关系中的核心议题,关乎国家兴衰和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千百年来人类始终面临着战火的威胁,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空前浩劫促使国际社会痛定思痛,致力于建立较为稳定的全球安全架构,并创造性地成立了联合国安理会等机构,在止战维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来看,70多年来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

然而“心魔才是魔”。传统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赢者通吃”“零和博弈”等观念在某些国家和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加之某些国家军工、金融等资本集团失控,为谋求利润拼命鼓吹安全威胁,到处挑起冲突和对抗。特别是苏联解体后,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拒绝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建立包容性的地区和全球安全架构,反而受维持全球霸权、追求绝对安全、资本利益最大化、转移国内矛盾等“心魔”驱使,对多个国家发动战争、制造政权更迭,不断挥舞制裁大棒,侵犯他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也正是基于这种扭曲的霸权逻辑,早该寿终正寝的冷战工具——北约五次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并造成乌克兰族群分裂,最终引发这场危机。

这种追求绝对安全,绝对自我优先的做法真的能给美国带来安全和繁荣吗?事实恐怕恰恰相反。霸权主义、利己主义衍生的恐怖主义、种族主义、极端主义泛滥同样给美国人民带来巨大伤痛和撕裂。金融危机、产业链危机产生的反噬效应给美国经济带来持续伤害。当越来越多的人提第三次世界大战和核毁灭时,国际政治现实不容置疑地警告各国人民:不改变那种畸形、极端的安全观,人类将进一步陷入困境。

人们接受一种新的先进的思想理论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沉淀,需要正反两方面印证,甚至需要付出惨重代价才能真正体会。乌克兰危机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8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对国际关系和人类未来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追求安全是人的本能,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安全观,其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基于深沉理性、战略思维和人类视角,揭示全球化背景下安全的本质属性和突破安全困境的唯一出路。这一安全观告诉我们,当今世界, 安全威胁日益复杂化、综合化,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安全问题是双向的、联动的,只顾一个国家安全而罔顾其他国家安全,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的所谓绝对安全,不仅是不可取的,而且最终会贻害自己。要认清安全的普遍性、平等性和包容性特征,尊重并照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只有共同安全才能各自安全;要认清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问题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拓展的现实,只有通盘考虑历史经纬和现实状况,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才能协调推进全球安全治理;要认清“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的道理,只有积极培育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才能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要认清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的逻辑,只有聚焦发展主题,不断夯实安全的根基,才能以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安全。

和平和稳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应该携起手来,保持冷静和理性,理解并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只有这样,世界各国才能共同走出困境和危机,为子孙后代创造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的地球家园。

《环球时报》(2022年4月29日)

【责任编辑:戚易斌】
8013832 80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