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国人说中国外交 >

日本学者:北京冬奥会用“温柔”与“包容”回应世界

来源:人民中国

作者:

责任编辑:张娟

发布时间:2022-02-15

2月10日在颁发礼品仪式上拍摄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主题是“一起向未来”。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世界正在朝着“对立”的方向猛踩油门。许多人明知道长此以往只会钻入死胡同,但却无法抗拒眼前通过煽动“对立”情绪带来的微小利益。在本届冬奥会举办前夕,一些国家针对北京冬奥会发起外交抵制,便是贪图一时小利的体现。其背后动机包含了强烈的迎合国内“对立”情绪的考量。然而越是在“对立”情绪弥漫的时候,呼吁团结的意义愈发重要。

迈向真正的“和谐”与“共生”

在本届冬奥会的开幕式上,中国成功向世界展现了温柔包容的软实力。例如开场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唤醒了人类与大自然共生的共同情感。共通的情感会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并促进相互理解,让很多以往和中国毫无交集的普通人迈出破冰了解中国的第一步。

此前日本一直非常关注开幕式或将上演无人机表演,甚至做出种种预测,届时会出现哪些让人惊叹的黑科技。出乎大家意料,本届冬奥会开幕式没有那些夺人耳目的要素,整体风格简约、克制。这种反差反而让我感受到:相比发展、技术、机械这些外在事物,开幕式更加注重每一个普通人的视角。

尤为令我感触良多的是贯穿开幕式始终的“和谐”“共生”理念,从中反映出中国发展达到一个新阶段后,进入一种从容的状态。“和谐”理念从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开始,就经常被提起,但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发展”依然处于优先地位。现在,中国终于走过了专注“发展”的阶段,开始有余力去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共生”。

如果说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的华美盛大,是为了大声向世界宣告“中国已经不是近代史中的那个弱国,屈辱的近代历史结束了”,那么今年,中国通过开幕式,淋漓尽致地向世界展示了自己对未来的愿景,以及对发展方向的明确定位。

如何迎接“亚洲的世纪”

不仅是中国在明确自己的定位,日本、韩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也需要在百年变局加剧,世界“对立”情绪蔓延的当下,思考清楚本国、本地区的未来定位。

美国在2014年、2015年前后,明显开始了所谓的“亚洲再平衡”。近年来,美国媒体对于亚洲的报道比重在不断增加。由此可见,转向亚洲的世界潮流正越来越明晰。不久的未来,世界的财富将会向亚洲聚拢。在时代大潮下,今后亚洲毫无疑问将涌现出更多高水平发展的国家。

近几年,韩国、日本、中国三国相继召开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2020年东京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三场奥运盛典在亚洲的接力举办,正是标志着“亚洲世纪”来临的象征之一。亚洲各国在迎来这罕见的黄金时代的同时,也需要思考该如何把机遇把握在自己手中。我深感,未来如何有效遏制“对立”情绪蔓延世界,将成为摆在我们亚洲各国面前最紧迫的课题。

声明:本稿图片经新华社授权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