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明杰,中国人权研究会研究员、博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加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在多个国际场合作出系列重要论述,提出系列重要主张,发出系列重要呼吁,高瞻远瞩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等重要理念,深刻阐释保护人类共有家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指出各国要共同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这一系列论述、主张和呼吁,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现出更多国际意义,也赋予习近平外交思想以浓厚的生态情怀,为全球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主张。
一、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生态情怀的理论渊源
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生态情怀,是对中国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诠释,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动体现,是对人类永续发展的深邃思考,更是对中国实践的深刻总结。
这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诠释。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观和自然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多次引用有关论述。比如,引用《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引用《论语》“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引用《荀子》“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引用《庄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引用《吕氏春秋》“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引用李白的诗句,“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等等。关于生态文明的真谛,则是以唐代陆贽的诗句“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来形容。
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具有丰富的内涵,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提供了根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论述,比如“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来源,而且给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来源”“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并将这些重要论述贯穿到党执政兴国、推进国际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的实践中来。习近平总书记还引用恩格斯的话,“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在回顾上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以及我国黄土高原、敦煌古城等地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和沙漠蚕食的痛心历史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纵观人类发展文明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败。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要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浓郁的生态底色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交往互动的演进史。近代以来,工业革命在为人类创造丰厚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和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已不再单纯是一国之内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战乱饥荒、生态恶化等各种全球范围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针对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系统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国际社会获得积极反响。
人类命运共同体亦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有着浓郁的生态底色。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方面,坚持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在党和国家的各项重要工作部署中占据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在国际场合,习近平总书记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面对生态环境挑战,必须充分考虑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良环境的期待、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应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联合国场合,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阐释各国共同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指出,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在2017年1月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针对当今世界持续蔓延的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方案,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出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指出应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在2021年9月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三、生态情怀在中国外交实践中的生动展现
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生态情怀在中国外交实践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取得丰硕成果,也使中国外交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和道义优势。
中国主张“一带一路”必须是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几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围绕促进绿色发展开展了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签署了系列多双边生态环境合作文件,发起了系列绿色行动倡议,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启动“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造福各国人民。
中国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也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全面平衡落实。在全球气候治理面临重大不确定性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明中方坚定支持《巴黎协定》的态度,为全球气候治理指明了方向。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首次宣布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充分展现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担当与坚定决心。此外,中国最早一批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主动承担国际责任,先后与相关国家发表15份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与34个发展中国家签署37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堪称促进全球气候变化治理的推动者、引领者。
中国大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认真落实201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订立的“爱知目标”,执行总体情况好于全球平均水平。2021年10月,中国在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通过《昆明宣言》,为“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磋商提供了政治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宣布中国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2015年9月,中国宣布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及一系列支持南南气候合作的项目。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中国宣布实施“中非绿色发展合作计划”,支持非洲实施一系列清洁能源、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进一步宣布实施50个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援助项目,重点加强中非在应对气候变化、海洋合作、沙漠化防治、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综上可见,习近平外交思想中的生态情怀,是中国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把握,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深刻洞察。当前,保护生态文明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社会提出的这一系列重要理念、主张和呼吁,中国在国际社会采取的一系列实际行动,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答案,指明了路径。这也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大国领袖的天下情怀,反映了新时代的中国致力于全球环境保护、以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事实再一次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世界各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不仅是对中国人民负责任的政党,也是对世界各国人民负责任的政党。中国外交不仅旨在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也旨在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