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加蓬过渡总统恩圭马就中加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首页 > 外交研究 >

中国推动全球科技创新协作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陈训迪 发布时间:2021-09-30
分享到:

小观众观看展出的“火星探测器”。郭俊锋 摄(人民视觉)

共享无人车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机器手 郭俊锋 摄(人民视觉)

5项重大创新成果重磅发布、25场平行论坛政要学者云集、囊括500余家中外企业的展览场馆预约满满……2021中关村论坛主会期近日在北京落幕。论坛举行期间,聚焦“智慧·健康·碳中和”主题,活动精彩不断,线上线下合作交流深入、人气十足。

作为一场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的国际盛会,中关村论坛已成为国家级开放创新与科技成果发布、展示、交易的重要平台,成为中国开放发展的“金字招牌”。

着眼未来向科技要答案

在围绕论坛主题举办的多场平行论坛上,国内外政要、顶尖学者、企业家和投资人围绕“智慧·健康·碳中和”的主题深入交流,共同探讨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带来了一场“未来畅想之旅”。

“量子信息技术的魅力,是在实际应用中其性能可以超越现有技术的物理极限,也就是说实际应用的效果是衡量这个技术的价值所在。”在量子科技发展与未来论坛上,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从制定量子科技发展长期规划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在智能 能源论坛上,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通过视频表示,“未来我们的能源发展需要更多的智能技术,我们可以用最先进的能效技术,比如说智能电网、人工智能等,来提高我们能源发展的效率。”

本届中关村论坛上,人工智能用于新药发现、助力碳捕捉与碳存储等应用,让人们看到以数据算力和算法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大大提高创新能力与速度;对超长距离光纤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等最新研究成果展示和前沿技术方向的探讨,让公众对未来量子科技有了更清晰的预见。

“世界要共享疫苗,否则病毒将‘共享’世界。”中科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全球科学与生命健康论坛期间呼吁道。为应对新冠病毒持续变异、传播力不断增强等全球性问题,来自国内外的疫苗研发专家和生产企业在论坛上“开门探讨”,一同向科技要答案。

“实现碳中和,要从能源生产、能源消费和固碳‘三端发力’,‘技术为王’是鲜明特征。”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在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表示,“一盘棋式”组织全国研发力量,建立技术联盟,明确责任体系,开展技术攻关,支撑产业先进性,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力。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涉及能源结构、工业交通、生态建设等各领域,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其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中国科学院院长侯建国说,要拿出一张路线图,解决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问题;提出一批新理论,突破降碳固碳的原理问题;攻克一批新技术,解决减排增汇的工艺和装备问题;记好一本收支账,解决碳源碳汇的监测核算问题。

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

会场内碰撞思想火花,展馆中中外企业带来的最新成果展示让人频频驻足。在2021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现场,来自500多家中外企业的前沿技术展示让参观者驻足,这些科技产品无不向参观者传递着“未来信号”,让人感知未来产业脉搏。

“我们基于DNA折纸纳米技术,构建了能够在动物活体内稳定工作的纳米机器人,可实现药物的精确定点输运。”北京君全智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初创企业,总经理史权威表示,“中关村论坛既是企业展示最新成果的平台,更是交流学习的难得机遇,对未来发展我们充满了信心。”

一走进展厅的综合馆,一辆流线感十足的新能源汽车映入眼帘。这是百度阿波罗自动驾驶系统与北汽集团极狐汽车联合研发的L4级别自动驾驶汽车,这款汽车即将投入规模化运营。

在北京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顺义)展示区,“专精特新”企业莱伯泰科带来一台最新研发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莱伯泰科董事长胡克说,这款中国自主研发的高端仪器用于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在环境、医药、半导体等领域广泛应用,打破了国外仪器公司在元素分析领域长期形成的垄断局面,解决了仪器“卡脖子”问题。

在论坛展览(科博会)现场还有不少高科技产品——记录运动员膳食营养摄入情况的智慧餐台、石墨烯智能发热围巾、适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机器人等科技产品,让参展观众大开眼界。

与此同时,论坛期间发布的多项成果令人鼓舞,例如可重复的1.2亿度、101秒和1.6亿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朝人类利用聚变能的梦想又迈进了一步;实现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合成淀粉,为工业制造粮食打开了一扇窗户,为粮食安全和碳中和提供了新机遇;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研发的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成功使量子比特退相干时间达到503微秒,有望观测到原来无法观测到的量子过程或现象。

“我们将围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开展前沿技术攻关,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并做好从1到10的加速。”北京市负责同志表示,将深入推进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与各国科学家、企业家等各界朋友一道,协作开展重大科技问题研究,努力取得更多高水平的原创成果。

实现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

从2007年地方性的区域创新论坛,到如今升级为国家级开放创新交流平台,中关村论坛从创立初始就注重国际化。科学技术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关村论坛的“一条主线”就是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今年超两成的平行论坛直接由国外机构主办,例如传染病防治生物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论坛、全球数字化应用与转型论坛等。

在9月25日举行的论坛全体会议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图灵对话”精彩上演。得益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裸眼3D效果,两名2015年图灵奖得主马丁·爱德华·赫尔曼与惠特菲尔德·迪菲“面对面”,就国际科学家交流合作、前沿技术商业化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技术创新无国界,科学进步需要全球合作。”马丁·爱德华·赫尔曼介绍,北京有着完善的创新平台和发展环境,具有成为国际创新中心的独特优势。他希望加强与中国青年人才的联系,让世界各地不同年龄段的科学家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紧扣人类生产生活提出的新要求。在第五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大会上,来自10多个国家的代表聚焦开放创新、共享发展,深入交流研讨,分享最新成果。与会各国代表共同认为,在后疫情时代,唯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推动经济复苏,共同实现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

重视科技创新不仅在体制开放,更在思想开放。与会代表、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乔治·斯穆特表示,科技开放合作远比想象的还要复杂,仍面临数据获取、知识产权、利益冲突等多种挑战。但长远来看,应保持科学和创新知识的开放获取,人类将会受益无穷。

【责任编辑:陈训迪】
8013832 80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