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丹,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习主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的宏阔视野和非凡气魄,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基于天下大同的中华文化传统,体现了对人类未来的深刻思考和人文关怀,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系列复杂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一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高举的一面鲜明旗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从首次出访俄罗斯到出席联合国一系列峰会,习主席在多个重要场合发表主旨演讲,持续阐述并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把国际社会的认知不断引向深入。
2013年3月,习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出这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习主席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讲话,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发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态体系五个方面系统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总体路径。习主席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这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1月,习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进一步提出建设“五个世界”的总体布局,即: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该论述是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大架构、大方向、大主张,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
从传统友好国家到更多合作伙伴,从周边到全球,从双边关系到多边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逐步丰富完善,实践路径更加清晰。
在国家层面,中国正与越来越多的友好伙伴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在地区范围,习主席创造性地提出打造周边、亚太、中国-东盟、中非、中阿、中拉命运共同体,并与各方达成共识。在全球领域,中方倡议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得到积极响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不断取得新进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随着形势发展逐步深化,更加彰显其时代意义。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主席出席多场重要国际会议强调,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佑护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共同佑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习主席呼吁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契合时代发展进步潮流,赢得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不仅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写入党章和宪法,而且多次写入联合国正式文件,凝聚着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其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彰显。
《解放军报》(2021年7月9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