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出席巴西总统卢拉举行的欢迎宴会
首页 > 外交研究 >

维护践行多边主义 破解全球治理之困

来源:红旗文稿 责任编辑:卫芸辉 发布时间:2021-05-26
分享到:

丑则静,国际关系学院

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的运行之基。维护与践行多边主义,是中国推进全球治理变革、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基本原则。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明确提出:“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解决“谁来治理”“怎样治理”“为什么治理”等全球治理的重大问题,必须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必须警惕以多边主义之名,行单边主义之实,或搞“有选择的多边主义”。

全球治理困局呼唤重振多边主义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合作的前景、全球性挑战的出路、人类社会的未来,引起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思考,解决问题之道就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边主义体现平等、互利、开放原则,对于维护全球发展和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全球治理关注众多全球性问题,回应不同国家的共同关注,是以共同利益为价值导向的,与多边主义所具有的理念价值高度吻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多边主义,其核心要义是,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商量着办,不能由一国或少数几个国家说了算。”多边主义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体现,是多边机制运作和发展的基础,是推进全球治理的必然要求。多边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国际上的事情要由各国商量着办,要按大家同意的规则办,兼顾各国正当利益和合理关切。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都要参与到全球治理中来,通过充分协商形成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方案的共识。

多边主义已被理论与实践反复证明为解决相互联系的全球性问题唯一的和平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人类的历史即是在多边主义的引领下,从战争走向和平,从分裂对峙走向合作发展的历史。经历国际与地区的长期制度化实践,多边主义制度体系被视作全球治理的基石,通过建立有约束力的国际制度,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也已成为全球治理因循的基本路径。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不仅是中国的坚定立场,也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选择。在各国利益交汇融合、命运休戚与共的今天,多边主义是人间正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势所趋。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球性威胁和挑战丛生难解,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与治理机制反应迟缓、功能失灵等问题暴露,全球治理改革完善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凸显,走多边主义道路是唯一的正确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持续深入发展,传统的全球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全球经济、生态治理等热点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网络安全、科技陷阱等全球治理新热点又不断涌现,治理难度不断提升,而遭到单边主义严重冲击的现有全球治理体系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全球新形势。进入21世纪以来,现行全球治理体系所依托的权力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但美国等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无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为世界经济增长、全球性问题解决所提供的大量公共产品,过分强调其与发展中国家等全球治理后来者之间存在义务与权利失衡、利益损益不均等问题,无端指责、排斥多边主义。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强有力的全球性应对。然而,有的国家却奉行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退出一些全球合作机制。单边主义抬头的不良趋向,冲击多边机制和国际规则,给全球治理和国际关系带来挑战,对全球稳定与发展造成威胁,也不利于全球疫情防控。

越是困难重重挑战艰巨越是需要高举多边主义的大旗。多边主义作为对国家行为模式与对外政策倾向的概括,突出强调多方合作、制度化建设与着眼共同利益,与主张本国利益优先、不与他国合作并蔑视基本国际规则与制度的单边主义形成鲜明对比。多边主义不仅是合作工具,而且是多方参与全球和地区治理的重要方式,即以协商、对话等方式处理公共问题和区域性复杂问题。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支持多边主义理念和实践,反对由一国包揽国际事务、主宰他国命运,奉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保护主义,违背历史发展规律,注定行不通。现行全球治理改革完善,全球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在坚持多边主义的基础上,加强相关的制度化建设,真正实现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

“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不应成为我们的选择

世界需要真正的多边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发表的特别致辞中强调指出:“‘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不应成为我们的选择”。“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不是真正的多边主义,对全球治理的开放性、有效性与权威性危害明显。

“有选择的多边主义”往往通过意识形态、价值观划线,强行对全球治理的多元参与主体进行区分,意图打造闭合排他性的全球治理领域的联盟。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6日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时指出:“各国应按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办事,不能搞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不能借多边主义之名拼凑小圈子,搞意识形态对抗”。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全球治理领域表现出较强的挑动意识形态对立,意欲打造闭合的、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体的全球治理“小圈子”的政策倾向。一方面,受困于自身实力局限,美国为盟友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下降,对盟友的需求却不断提升,不得不转向强调共同价值观。另一方面,突出中国、俄罗斯等国治理中的所谓非自由主义因素,错误地以为是自身领导全球治理的非对称竞争优势。

近日,七国集团(G7)外长会举行,除七国集团成员外,还邀请澳大利亚、韩国与印度等国参加此次会议,并解释理由为这些国家都是支持“民主”的“志同道合者”,拥有“共同价值观”。七国集团这个旧时代的产物,对“新朋友”的选取,并非以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为依据,而是简单粗暴地进行意识形态划线。相关国家或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或坐拥最先进的医疗技术资源,但相较在合作抗疫、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方面不痛不痒的表态,更倾向以高人一等的心态对他国横加指责、干涉,战略焦虑与内部分歧暴露无遗。应该看到,西方政策界、战略界对于“自由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民主国家联合体”等概念框架的讨论与现实推动,虽然在名义上标榜是凝聚民主国家力量,制定共同议程,应对疫情、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众多全球性问题,远超任何一个国家或阵营自行解决的范畴。多边主义全球治理的真正力量在于开放与包容,能够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性,一味以意识形态划线、封闭排他的全球治理体系无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有选择的多边主义”寻求提升全球治理诸领域的所谓“规则现代化水平”,目的并非有效加强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最大限度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而是将其作为大国博弈与维护本国利益最大化的手段。

全球治理包括全球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但鉴于全球公共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等特征,全球治理体系的正常运转非常有赖于大国协调、共同提供公共产品。但近年来,全球治理领域广泛存在多边机制规则体系,非但没有为大国提供缓解矛盾、对话合作的平台,反倒成为部分大国开展规则竞争、谋求战略竞争优势的新场域。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无论是军控、经贸等全球治理传统领域的改革与规则现代化,还是数字货币、人工智能等全球治理新兴议题的规则、机制创设,本应立足国际格局变化,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但部分大国却将此作为操纵高标准、跨议题联动,强行限制他国发展与战略空间的机会。如在WTO改革问题上,美国联合日本、欧盟启动WTO改革的“三方议程”,内容涉及强制性技术转移与出口管制、数字贸易与电子商务等突出反映发达国家经贸优势的规则条款,以期在WTO框架下,形成事实上的规则“双轨制”。相关动向所产生的负面作用,将极大降低全球经贸治理体系在后疫情时代持续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等方面的公共产品供给与行动力。同样的,目前全球气候治理领域也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大国竞争色彩,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在低碳技术上的研发创新优势,加速抢占绿色低碳产业链的上游位置,并为后续向广大发展中国家输出生产标准、进行对外技术授权转让铺平道路。

维护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

今天的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合作。但是,这种团结合作不是某个单一国家发号施令的“一言堂”,或几个国家组建排他性的“小圈子”,而是建立在对多边主义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全面贯彻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切实推动现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的基础之上,真正实现世界前途命运由全人类共同掌握。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好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相适应,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国际上的事应该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不能把一个或几个国家制定的规则强加于人,也不能由个别国家的单边主义给整个世界‘带节奏’”。鉴于多领域全球治理机制改革明显滞后于国际格局演变,现行全球治理体系更多延续西方占主导的、事实上的“半球治理”模式,内在结构失衡与不公正问题日渐突出。正视国际格局领域权力转移与权力扩散的不可逆转性,正视全球治理体系内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且持续复杂难解的基本事实,在关涉全人类福祉和前途命运的挑战面前,全球治理应以更大的包容性,鼓励多元参与与共同责任。相较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孤立主义与“有选择的多边主义”,只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才能吸纳多极力量,推动全球性问题解决的平等协商合作。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更好遵循各国共同达成的规则和共识,厉行国际法治,反对恃强凌弱。

二战后,人类开启了有史以来最具雄心的国际制度建设进程。目前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等多领域的多边国际制度框架,是多边主义重要的实践平台,划定着国际交往、全球治理的基本准则。如联合国宪章是公认的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若没有这些国际社会共同制定、被普遍遵守的国际法则,世界将滑向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并最终吞下灾难性的后果。近年来,在全球治理领域所出现的打击跨国恐怖主义合作效果不佳、WTO争端解决机制停摆、落实减贫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长期迟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始终无法切实推进等已经在不同程度地揭示,由于部分国家对国际公认规则与共识的粗暴践踏,仅凭“胳膊粗、拳头大”,就想“说了算”、搞“一言堂”,将极大地动摇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多边主义基础。全球治理相关机制,无法有效协调各治理主体间关系与利益,无法为全球公共产品的稳定供给提供可靠制度保障,损害和牺牲的只能是世界各国与人民的利益与福祉。

中国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遵循,主张各国关系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规则加以协调。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6日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电话时指出:“多边主义离不开联合国,离不开国际法,也离不开各国合作。”中国系统提出“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明确全球治理应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规则、制度体系,是多边主义的推动者、实践者。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更好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趋势,满足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现实需要。

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应以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为考察指标,以可视成果为导向,相较于坐而论道式的开药方,更重要的还在于起而行之、见疗效。

多边主义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所坚持的行为准则。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方面继续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锚定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中运转失灵或尚未有效覆盖的领域,加强制度性供给,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努力缓解周边等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资金、技术不足问题。另一方面,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与现代能源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治理合作,使科技创新新成果更好普惠各国人民。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的实践路径正越发全面、系统,中国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向世界证明,中国发展不仅造福自身,也必将惠及世界。

【责任编辑:卫芸辉】
8013832 80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