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向首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航天合作论坛”致贺信
首页 > 外交研究 >

加强中拉文化外交 塑造中拉命运共同体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卫芸辉 发布时间:2021-05-19
分享到:

左晓园,外交学院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

拉丁美洲与中国距离遥远,也是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最晚、历时最漫长的地区。中拉关系七十多年的发展揭示了双方在应对国际格局变迁中对安全和发展的思考和选择。中拉关系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主题,文化外交的优先性也随之变化。

中拉文化外交源远流长

在20世纪50年代,相距遥远的拉美多数国家与中国分属于对立的两大政治阵营。由于受制于敌对国家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民间外交受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高度关注。这一时期对拉文化外交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广交朋友,让拉美人民了解中国,理解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产生反帝反殖认同,“以民促官”。文化外交工作的内容主要是邀请拉美文化教育界人士、新闻记者等访问中国,派中国文化艺术代表团出访,推动拉美各国建立对华文化协会等友好组织等。据不完全统计,1950—1959年,有19个拉美国家的1000多名友好人士应邀访问中国,其中许多文化界、新闻界知名人士都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接见。他们回国后,以各种形式向拉美社会传播自己在中国的见闻和体会。自20世纪50年代起,智利、巴西、阿根廷和秘鲁等主要拉美国家陆续建立起对华文化协会或对华友协。借助这些友好组织和人士,中国发行的西班牙语电影、图书等得以在拉美传播。在当时国力有限的条件下,对拉文化外交有效地动员和整合了国内文化资源,对争取团结友好力量,扩大反帝反殖反霸国际统一战线,塑造和平、正义、友善的国家形象发挥了显著作用,为推动中拉建交作出积极贡献。

此后,中拉双方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官方关系突破与曲折发展、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的中拉建交高潮、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稳步发展、90年代冷战结束后双方相互借重以及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拉双方经贸合作的迅猛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拉贸易额长期维持在几十亿美元,在2011年超过2000亿美元。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拉贸易额稳定保持在2000亿—3000亿美元,投资、金融合作迅速跟进,基于产业链、价值链重组的相互依存格局基本形成。与此同时,双方在政治、社会和文化领域也互动频繁,进入全面合作阶段,整体合作成为中拉合作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外交手段承担起塑造中拉命运共同体共识的任务,再次受到政府高层的重视。

文化关系是中拉整体外交重要一翼

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利亚与拉美国家领导人会晤时,提出将“人文上互学互鉴”作为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在2016年中拉文化年闭幕式上强调,“文化关系是中拉整体外交的重要一翼”。

在高层引领下,推动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中拉人文交流取得了巨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两次中拉论坛部长级会议签订文件,完善了合作制度框架,推动人文交流合作向多主体、多层次方向发展。2. 双方在思想、教育合作等领域的交流不断扩大、深化。留学生规模持续增长。2018年,拉美来华学生达10241人,比2002年增加18倍。汉语推广成果显著。至2020年,拉美已开设43所孔子学院和12个孔子课堂。拉美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也取得明显效果。从2012起每年举办的“拉美国家公务员公共行政管理研修班”,帮助拉美公务员了解中国国情以及公共行政管理制度。2015年起,“未来之桥”项目每年邀请1000名拉美青年领导人来华参加研修培训,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国情及中国文化。一些来华留学、工作或者接受过各种交流和培训的拉美人回国后,组织成立了民间团体,举行各种有关中国的讲座、论坛或文化活动,成为一支中拉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目前中拉智库论坛已经举办了五届,促进了中拉智库间的交流与合作。2017年在北京成立的“中拉新闻交流中心”邀请拉美记者亲身感知中国、讲述中国,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此外,中国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于2016年发起“中拉思想文化经典互译工程”,资助中拉文学、影视、学术等领域经典作品的互译出版。

在中拉经济合作日趋紧密,基于产业链、价值链重组的相互依存格局基本形成的今天,仅有经济利益的密切相融,还不足以使双方构建坚实的“命运共同体”。和谐共处有赖于相互认知和接纳对方文化和价值的意愿,因为共同体的维系在于一种认同、一种基于“我们的”情感联系。这需要双方在长期频繁的互动和接触中形成好感和信任。所以,在中拉交往中,不能忽视人文交流和文化外交的重要性。

文化外交助力中拉互相了解

根据拉美本土民调机构——拉美晴雨表长达18年(2001—2018)的追踪调查,拉美对华持正面评价的受访者平均比重为57%,在有些年份数据会有起伏,对华负面评价大部分时间保持在23%—30%,另外还有17%—19%的受访者对中国不了解。这个数据结果总体较好,但也表明提升中国在拉美的接受度还有很长的路。中国在拉美的形象还主要体现在经济和科技的吸引力之上。根据2013年皮尤研究中心对中国文化在拉美的接受度调查,在拉美人看来,中国的吸引力更多体现在科学技术上,而非文化产品上。高达72%的拉美人钦佩中国科技的进步,然而对中国的音乐影视等文化产品给予正面评价的受访者分别只有31.7%和25.3%,说明仅凭文化传播塑造国家软实力面临巨大的挑战。拉美人对中国思想习俗和中国文化产品兴趣寥寥或不了解,一方面说明中国文化在拉美的传播力不够,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对受众缺乏了解,没有选对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

如何改进文化外交方式,塑造中拉命运共同体共识,以相对有限的资源获取人文交流更好的效果?第一,在中拉人文交流中要确定重点领域,如教育合作、学术交流、民间团体交流等。人才的缺乏会成为制约双方交流的因素。互派留学生,培养精通外语、了解对象国文化的人才对双边关系具有长远的意义。随着双方共同关心、需要共同探讨的课题越来越多,智库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双方政府的重视,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会产生更直接的影响力。面向市场的文化产品应尽量通过商业运作推广,如文艺演出、文化艺术品展览、体育赛事、旅游观光等。商业人士对市场的把握会产生比政府组织更好的传播效果。第二,大力推动民间参与。随着全球化加深、互联网技术革命和新媒体的普及,民众参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式和力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拉美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长期以来,中国推进对拉外交的主体多是政府,民间参与不足,未能形成国家形象构建的协同力量,也影响了对外传播的效果。第三,对外传播的效果与受众的接受程度和解读密切相关。中拉之间的语言、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差异很大。无论是新闻报道、电视、电影,还是图书杂志,在内容设计和呈现形式上必须考虑拉美受众的接受习惯和喜好。第四,中拉人文交流项目研修班、培训班的活动设计应该遵循全面、客观、真实的原则,避免一味追求“高大上”的中国形象。如果所见所闻全是富裕、现代和发达的中国形象,就无法理解中国“发展中国家”的自我定位,甚至刺激其对中国担当和中国责任更高的期望。第五,重视吸收、学习拉美优秀文化成果,满足公众了解外部世界的需求。

【责任编辑:卫芸辉】
8013832 80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