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编辑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零和博弈?
这一系列“世界之问”、“时代之问”,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17年1月18日,继前一日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发表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性演讲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内瓦万国宫发表又一篇历史性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总书记以深远的历史眼光、深邃的哲学理念、深厚的天下情怀,深入分析人类过去100多年的历史启示,深刻洞察人类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趋势,提出鲜明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在这篇引发国际社会巨大共鸣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世界各国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总书记还坦诚回应国际社会对中国政策走向的关切,宣示中国“四个不会改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不懈努力的坚定决心。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时回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时代命题,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中国引领世界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愈发凸显出其重大现实意义和价值。重温这篇历史性演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
风云激荡的世界,呼唤新的价值引领;气象万千的东方大国,擎起时代的旗帜。
2013年3月23日,莫斯科,习近平总书记当选国家主席之后的首访之地。偌大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会议厅座无虚席,全体师生凝神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纵贯古今、娓娓道来,阐述中国对世界形势的看法和对国际关系的立场主张,呼吁国际社会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首次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15年9月28日,纽约,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首日。习近平总书记登上讲台,声音坚定有力:“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话音落下,掌声经久不息。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反复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世界清晰传递对于人类文明走向和世界前途命运的中国判断、中国主张。从莫斯科到海南博鳌,从纽约联合国总部到日内瓦万国宫,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从双边会晤到多边舞台,从主场外交到国际会议,一场场演讲、一次次恳谈,中国声音引发全球共鸣。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安理会、人权理事会以及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等机构的多项决议中,有力推动这一理念变成全球性共识。图为2017年3月20日,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代表发展中国家发言。3天后,人权理事会通过决议,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华社记者 徐金泉 摄
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怎样的历史逻辑?凝结着怎样的战略思考?
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篇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近代以来的人类发展历史,总结人类社会前行的历史规律,分析人类所处的时代环境,从“人类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入手,深刻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产生的历史原因、时代背景以及基本遵循。
——观历史,最近100多年,“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这100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远远没有完成。”
——看现实,“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
——望未来,“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300多年来,国际关系演变积累的主权平等、和平和解、法治正义、开放包容、人道主义等一系列公认的原则,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遵循。正是基于对人类历史的深刻分析、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对时代大势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国际社会申明“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的中国主张,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出了新思路、描绘出新蓝图。在7年多波澜壮阔的实践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不断丰富完善,形成了科学完整、系统周密的理论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党章、载入宪法。
中国方案,全球瞩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经提出,就以振聋发聩的力量引发强烈反响,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支持,被有识之士誉为“中国为地球村提供的一把发展的钥匙”、“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几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先后被写入国际多边机制的宣言和成果文件,写入联合国多项决议,显示出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在国家层面,中国与越来越多的友好伙伴构建起双边命运共同体;在地区范围,各方已就打造周边、亚太、中国—东盟、中非、中阿、中拉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在全球领域,中方倡议构建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卫生健康等命运共同体,得到积极响应……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潮流,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展现出宏阔的全球视野和世界胸怀。这一理念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理念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关键是要诉诸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演讲中围绕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行动方案,并以“打造一把精巧的瑞士军刀”的精妙比喻,向国际社会传递行则将至、做则必成的坚定信心。
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历史一再证明,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稳定就没有繁荣。”“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场合一再呼吁消除战乱、维护和平,倡导国际社会团结起来为缔造和平、捍卫和平而努力。
在这篇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回溯人类战争与和平的历史,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刻阐述和平的无比珍贵、战争的惨痛教训,指出“国家和,则世界安;国家斗,则世界乱”。和平来之不易,和平需要争取,和平需要维护。历史和现实启迪人们:沟通协商是化解分歧的有效之策,政治谈判是解决冲突的根本之道。只要怀有真诚愿望,秉持足够善意,展现政治智慧,再大的冲突都能化解,再厚的坚冰都能打破。“我们的先辈建立了联合国,为世界赢得70余年相对和平。”总书记发出倡议,“要完善机制和手段,更好化解纷争和矛盾、消弭战乱和冲突”。
在这篇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提出务实建议:一是“国家之间要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大国之间,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强买强卖的霸道”。二是“任何国家都不能随意发动战争,不能破坏国际法治,不能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三是对核武器这一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应该全面禁止并最终彻底销毁,实现无核世界”。四是在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要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
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安全问题联动性、跨国性、多样性突出,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他国的威胁也有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安全应该是普遍的、平等的、包容的,鲜明倡导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加强全球安全治理指出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综合,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合作,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可持续,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
疫情以来,中国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向多国提供了口罩2000多亿只、防护服20亿件、检测试剂盒8亿份,承担起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的责任,有力支持全球疫情防控。图为2020年4月13日,全球最大运输机AN225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装载国际防疫物资。 中新社记者 佟郁 摄
在这篇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申这一新的安全观,并着重从三个方面对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提出倡议:
关于恐怖主义,总书记指出,“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反恐是各国共同义务,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加强协调,建立全球反恐统一战线,为各国人民撑起安全伞”;
关于难民危机,总书记指出,“危机需要应对,根源值得深思”。“联合国难民署、国际移民组织等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动员全球力量有效应对”。“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等问题都同地缘冲突密切相关,化解冲突是根本之策。”“当事各方要通过协商谈判,其他各方应该积极劝和促谈,尊重联合国发挥斡旋主渠道作用”;
关于重大传染病流行问题,总书记指出,“禽流感、埃博拉、寨卡等疫情不断给国际卫生安全敲响警钟”。“世界卫生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加强疫情监测、信息沟通、经验交流、技术分享”,“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卫生事业的支持和援助”。在今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形势下,更显总书记4年前的呼吁是多么英明的前瞻警示!
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2020年11月15日,东盟十国和中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标志着历经8年谈判后,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在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的情势下,这一协定的全面签署对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建设后疫情时代共同繁荣的世界,提供了新的强大推动力。
天空足够大,地球足够大,世界也足够大,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一些国家越来越富裕,另一些国家长期贫穷落后,这样的局面是不可持续的。水涨船高,小河有水大河满,大家发展才能发展大家。各国在谋求自身发展时,应该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国际场合反复强调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重要性。在这篇演讲中,总书记再次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各国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一是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兼顾当前和长远,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二是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力、释放社会创造力;三是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在这篇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总结本世纪初以来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再次强调“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针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负面效应,总书记客观辩证地指出,“这些是前进中的问题,我们要正视并设法解决,但不能因噎废食”。近年来,个别国家奉行你输我赢的旧思维,动不动就发动贸易战,甚至挥起制裁大棒,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时抬头。总书记在演讲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搞贸易保护主义、画地为牢,损人不利己”。
如何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使之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强调指出,一方面“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勇于进行社会变革。另一方面“也要从现实中寻找答案”,“加强协调、完善治理,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
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2019年5月15日,一场丰富多彩的文明盛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嘉宾齐聚一堂,共商文明发展之道,共话合作共赢大计,共绘人类美好未来。这次大会为促进亚洲乃至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相互启迪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新平台。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共同构成了绚烂多彩的人类文明图谱。如何看待不同的文明,不同文明之间是冲突还是对话、是对抗还是合作,一直是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在这个问题上,个别人总是别有用心地鼓噪所谓“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甚至将其作为制造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的借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思考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交往共处面临的突出问题,站在推动世界文明和谐共存、人类和平共处的高度,鲜明地阐述了中国的文明观,向世界描绘出一幅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命运与共的美好图景。在这篇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文明是包容的等几个方面再次深刻阐发关于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立场、中国主张: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图为当晚举行的规模盛大的亚洲文化嘉年华。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
——“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文明的差异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更不能成为对抗的理由,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那种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天下,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团结一心,开创合作共赢的气候治理新局面。”“提振雄心,形成各尽所能的气候治理新体系。”“增强信心,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
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针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增多、气候治理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中国倡议,为全球气候治理进一步把脉定向、加油助力。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只有并肩同行,全球生态文明之路才能行稳致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的理念和主张。在这篇演讲中,总书记再次指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
如何跳出破坏性发展的恶性循环,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以充满中国智慧和哲理的倡议指明出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具体来说,就是“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关键是落实好2015年各国领导人以最大的政治决心和智慧推动达成的《巴黎协定》。总书记指出,这一协定的达成是“全球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不能让这一成果付诸东流。各方要共同推动协定实施”。总书记作出庄严承诺:“中国将继续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百分之百承担自己的义务。”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历来重信守诺,不仅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也是落实《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12月的气候雄心峰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些庄严承诺,鲜明体现出中国的雄心壮志、大国担当,必将带动各国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是倡导者,更是负责任、有担当的实践者。
2020年,面对疫情持续蔓延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电话、信函等形式密集开展“云”外交,出席多场重大多边活动,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重大倡议,给疫情笼罩下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力量。中国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积极响应联合国发起的全球人道应对计划,向世卫组织提供资金援助;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向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派出医疗专家组、提供抗疫援助、出口防疫物资,并宣布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与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同G20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等重要举措,以实际行动模范践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由中国企业联合体承建,大桥开通后,不仅将大大改善交通难题,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等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8年施工至今,该海域的海豚没有受到工程打扰,它们在水中跳跃嬉戏的视频不时出现在社交网络上。图为2020年2月1日佩列沙茨跨海大桥施工现场。 新华社记者 高磊 摄
“中国人始终认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面向未来,很多人关心中国的政策走向,国际社会也有很多议论。在这里,我给大家一个明确的回答。”在这篇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用朴素的语言精到阐述中国与世界休戚与共、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历史、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宽广视角讲述中国故事,掷地有声地宣示“四个不会改变”的坚定决心和庄严承诺:
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不会改变。“几千年来,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中国人民深信,只有和平安宁才能繁荣发展。”“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习近平总书记在演讲中引经据典、提炼概括中华文明崇尚和平的优秀特质,回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历程,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刻阐明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源所在、道理所在。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总书记誓言铿锵:“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中国是这么说的,在实践中也是这么做的,将来还会一直这样做下去。
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国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中国发展对世界各国是重要机遇。在这篇演讲中,总书记用中国对外援助、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等大量事实印证中国发展对全球发展已经作出以及将要作出的重大贡献,郑重重申:“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10多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持续保持在30%左右;70多年来,中国8.5亿贫困人口已经成功脱贫,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已经同13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近200份合作文件,一大批项目落地开花,共建“一带一路”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越来越多的机遇。
中国打造伙伴关系的决心不会改变。朋友多了,路才好走。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基础之上的伙伴精神是国家之间交往最宝贵的财富,是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最好选择。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互惠互利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形成了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为自身发展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战略支撑。在这篇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中国与不同层次伙伴发展合作关系的基本遵循:大国关系框架是总体稳定、均衡发展,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同发展中国家,原则是继续坚持正确义利观,深化务实合作,实现同呼吸、共命运、齐发展;同周边国家,原则是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深化互利合作;同非洲国家,秉持真实亲诚政策理念共谋发展;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实现新发展。
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多边主义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路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主要国家达成合作共识,建立了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多边机制,为战后世界和平发展作岀了重大贡献。作为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和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中国一向支持联合国的事业,日益成为多边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加入了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加入了500多项国际公约,忠实履行国际义务、恪守国际承诺。近年来,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不断上升,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呼吁要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单边主义,加强和完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拒绝个别国家以本国利益优先为名行使霸权。在这篇演讲中,总书记以“四个坚定维护”郑重申明中国捍卫多边主义的不变立场:“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石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总书记在演讲中还专门提及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的情况。该基金正式投入运营5年多来,中国持续向其注资,已支持多个项目,涵盖多个领域,惠及一大批发展中国家。
千百年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梦想始终是人类心中不灭的明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历史深处走来,在时代风云中淬炼,向着光明前景进发。大步走向民族复兴的中国与世界同舟共济、携手并进,必将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迎来人类发展进步更加美好的明天。